今天,由遠播國際教育主辦的128屆上海國際學校規劃教育展在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完美落幕。現場匯聚12+國際教育大咖、70+江浙滬國際化學校、2000+學生家長,為上海及周邊城市的家長帶來了一場國際教育盛宴。
在展會中,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國際部主任于中連先生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解析英美大學規劃要求,打造一個適合中國學生的國際學校》的演講,下面播播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于中連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國際部主任
于中連先生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講解了如何打造一個適合中國學生的國際學校:
1.英美大學規劃的核心要求
2.中國學生特點
3.國際學校的探討
4.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簡介
以下是演講實錄內容:
演講內容
▲于中連
各位家長上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辦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我是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國際部主任,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規劃、生活相關的決策。
01.
英美大學規劃的核心要求
首先我認為做國際高中需要了解兩個端口:未來學生大學規劃的基本要求,了解招進來學生的特點和基本特性。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給孩子提供的教育。
時間關系只講一點,國外大學(尤其是英美大學)對于未來孩子的評價標準是“強學術為核心的差異化發展型人才”。“強學術”說的直白一些,是要求招的學生到他們那兒首先要學習,所以孩子首先要具備學習能力。
具體的體現是什么?在我們國家的體現是高考成績,在西方體現的是孩子們平時的成績(GPA),包括AP、A-Level的考試,中國學生還要考雅思、托福、SAT。
差異化發展性人才和中國教育差異更多,“差異性”不是一刀切的,每個學生在英國大學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每個專業對孩子的考核內容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你想學英國的化工專業,所以你高中不修化學是不行的。如果你想學數學專業,那么你的經濟學就要學好。
美國要求的更高一些,不僅要求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特長和優異的成績單,同時還要求在學習外有特長和特異性發展。
02.
中國學生的特點
這些年深刻認識到中國學生的特點,很榮幸今年我的孩子幼兒園大班,我也面臨規劃規劃的焦慮。我發現當我孩子進入大班后,他的所謂的補習班、興趣班、特長和感興趣的東西全被我夫人往后排,這也是每個家長和每個學生面臨:面臨規劃,孩子所有的特長全被排除在外,一切以考試為導向。
如果研究孩子周一到周日的生活,你會發現周一到周五孩子所有的時間被學校安排了,周六周日所有時間被家長安排了。這樣的現狀造成中國孩子在自我學習意識、能力上是欠缺的。
這些年很多國際高中在全部copy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時面臨很多失敗,因為這樣的模式和方式并不適合中國的學生,中國學生在這樣的校園里面臨的是很多“水土不服”。
03.
國際學校的探討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學校做的事情。
(1)以重塑和養成習慣為核心的學風教育
我們學校非常看重學風建設,但是每個學校的學風都不一樣。說到學風,很多家長、學生、教育工作者都會想起冷冰冰教育處的德育工作,但事實上在實踐過程中倡導的反而不是這個。
我們認為學風較根本的是習慣養成的建設,而習慣問題靠強制暴力是改變不了的。看看習慣相關的書就會知道好習慣、壞習慣是不太可能從人生中根除。所以解決學風問題的根本就是讓好習慣顯而易見,讓壞習慣不可見。當孩子接觸不了壞習慣觸發因素時,孩子很多的壞習慣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實踐后發現有些東西是底線問題。比如玩游戲是到了初中以后男孩子普遍會面臨的問題,玩游戲是嚴重破壞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因素。但是想要把習慣抹除是不可能的,只有讓習慣不可見。
因為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在實踐過程中想了很多辦法幫助樹立好習慣榜樣,需要注意的是好習慣不是來自于牛娃,如果好習慣都是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們根本不會學習。但是如果身邊的很多好習慣一直展示給他們,孩子們就比較容易學習到位,并且互相學習。
(2)優秀教師首先是愛學生、愛教學
每個家長都會看重師資,我們規劃過程中碰到家長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的外教比例有多少?”,但其實國際高中教學中國籍、學歷都不是較重要的,真正的教育本質還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我認為老師較核心的一點是愛學生愛教育的,如果老師不愛學生不愛教育,那么他在教育行業根本待不下去。
(3)較優秀的課程是因生而異、選擇多元
課程不是單純的AP課程、A-Level課程,一個高中生首先要完成在高中階段應該具備的知識,即我們常說的通識課程。在通識課程的基礎上會有豐富的職業體驗和規劃指導,以此更好地協助孩子們選擇AP、A-Level課程。
(4)好的規劃指導要有節點、有要求
剛剛陸生女士講要規劃指導要盡早規劃,而早規劃的點不止是從小開始準備,早規劃是要明白孩子每個年級、每個階段要做的事,讓孩子們在基礎上慢慢形成自己要的東西。
04.
上海新紀元學校簡介
較后,介紹一下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我們學校在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崇明島,方圓五公里之內沒有商業區,是特別安靜的地方。以下是學校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