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320億元,第一產業118.7億元,第二產業5647.7億元,第三產業24553.6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4億元,第一產業120.5億元,第二產業5310.6億元,第三產業22569.3億元。其中,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同比增長9.0%。
無論是從歷史文化、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的角度,北京都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較重要的城市之一。
根據遠播教育官方統計,截至2018年底,北京及其周邊地區(包括河北省廊坊市共6所國際學校)的國際學校數量為120所,2018年新增國際學校7所。其中,朝陽區和海淀區集中了超過50%的國際學校,分別占比31%和20%。21%的國際學校分布在順義區和昌平區。另外,24%的國際學校分布在大興區、東城區、通州區、豐臺區、西城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和懷柔區,延慶區、密云區和平谷區暫無國際學校。5%的國際學校分布在北京周邊地區,包括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
從國際學校性質來看,北京地區國際學校主要以民辦學校(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為主,占比67.8%。其次為公辦學校(公辦學校,主要是指由國家政府部門舉辦的學校,學校資金基本全部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占比18.2%,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只能招收在中國境內持有居留證件的外籍學生,不得招收中國內地的公民入學)占比14%。
從國際課程類型方面來看,開設美高課程和AP課程的國際學校較多,接近于一半。英式課程占比三分之一,包括IGCSE和A-Level課程。開設IB課程的國際學校較少,占比達四分之一左右,其中IB課程體系中,90%以上的學校開設了以面向16-19歲中學生的DP大學預科課程。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校開設了澳大利亞的VCE課程、加拿大BC省課程、韓國課程、德國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