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明誠外國語學校,成立于2019年,是近年少有獲得北京市朝陽區教委批準建立的十二年制學校。明誠學校致力于培養面向未來的問題解決者,建立一所學生畢業82年后還能為之感到幸福的學校。
明誠學校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匯聚了全世界對教育充滿熱情的高學歷的教師和有經驗的競賽教練。明誠的師資隊伍中,44.06%的學科教師畢業于清北,國際部81.48%的教師畢業于海內外高校,男女教師比例為47:53.目前明誠學校擁有教職工140余人。
明誠拔尖創新人才團隊致力于發現學生的學科潛能,根據其個性特點,設計貫通式培養路徑,并有層次、有梯度配置課程和教師,盡可能滿足創新型人才成長需求,擁有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明誠學校的課程體系來源于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國際課程的深度融合,通過本土化的創新實踐,打造出更適合中國學生的課程體系。12年制的培養體系,兼備國內中高考及雙語國際方向,滿足學生多元升學路徑需求。
明誠學校是一所全新的、不一樣的未來學校。我們期待明誠學校的學生真誠、堅毅、謙和,尊重他人,服務社會,敬畏自然,擁有主動學習的意愿和多維思考的能力,成為面向未來的問題解決者。
北京明誠學校國際部2025-2026學年招生啟動!
以終為始,扎扎實實做學術
也許很多計劃選擇國際路線的家長不太理解,為什么明誠學校如此重視學術生活?
從海外大學申請的角度看,無論是英澳加等主流目的地,還是近些年興起的新加坡香港等留學新秀,全球的大學申請就是學術成績的較量。
帝國理工大學的錄取最低標準都清晰在官網呈現
各地大學錄取標準中的最 大公約數就是語言成績和AP成績
在美國本科申請中,我們不要被“全面評估”這一概念所迷惑。事實上,海外申請者的學術指數(Academic Index)是錄取過程中具有“一票否決”作用的因素。而學術指數就是根據申請者的成績單(包括AP成績)和外部考試成績(如SAT等)計算得出的。
美本申請,成績單和標化成績仍然被招生官最為看重
對于錄取率低于30%的高選擇性大學(即排名前五十的學校),面對海量申請,招生辦公室不得不設立成績“硬指標”,使錄取工作的順利完成。大約一半的申請者也會因學術成績不達標,甚至無法進入招生官的審閱環節。只有成績入圍的選手才能進入“全面評估”階段。
哈佛大學對學術成績的期待非常明確:
在高中階段,學好你所能找到的最具挑戰性的課程,不僅能增加你被有選擇性大學錄取的機會,還能提升你入學后的學術表現。
以另一所大學為例,US News 排名第30位的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也對學術成績提出了明確要求。該校希望州內申請者的成績能夠位列所在高中的前6%,對于國際生的學術標準同樣參照這一高門檻。
我們與這些大學的觀點一致:
學術成績的卓越離不開三大要素的共同支撐——學科素養的積累、學術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非認知行為習慣的養成。這三方面相輔相成,不僅為學生的學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他們在真實社會中邁向更高的山峰提供了有力保 障。
教學理念——直擊學術本質
為什么我們說明誠的“卷”不是一場消耗戰?因為我們更注重的是直擊學習本質的高效學習。我們理解的學術教育并非單純依賴知識點堆砌的題海戰術,也沒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慘烈競爭。
在我們看來,學術基礎應建立在系統的知識體系上,學術發展是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學術精進則是一個持續、不斷演進的過程。換句話說,明誠的教學設計是為了培養終身學習者,注重學生的長期成長與發展。
教育永遠存在的一個悖論是:教育者是在用過去的經驗去教現在的孩子解決未來的問題。而這個悖論在這個劇變的時代顯得格外刺眼。
基于這樣的意識,我們的課程和活動設置特別強調與真實社會的鏈接,力求從不同方面培養學生的社區意識。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社會的模擬體驗,除了體驗式教學周,學科課程也在貫徹這點。
例如,在經濟學課程中,學生們除了參加AP考試(并達成近90%滿分率),還需要完成這樣一個經濟課結業項目:從身邊尋找并推薦投資一家公司,學生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從真實世界中獲取信息,篩選信息,并用課程所學的經濟學知識分析信息,并模擬在真實世界中進行決策。
終身學習者是要具備強大的學習思維工具。我們都知道學海無涯,誰也不能指望在學校學到所有知識和技能,但學校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或者應對陌生情境的思維工具。
因此,我們的課程也特別強調思維工具的習得和應用,而非單純的知識積累。無論是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明誠學校獨立開發的課程,還是高中階段的AP課程,都特別強調圍繞學科的核心概念進行教學,力求幫助學生在頭腦中生成“知識圖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都盡量啟發學生對知識的深度思考,而課堂板書往往以概念地圖的形式,強調知識的邏輯關系。
我們的學業評價也體現了對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關注。老師們會設置不同的評價任務,以多種方式、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思維特點,為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多角度的“診斷”。學生也是在完成這樣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打造自己頭腦中的思維武器。
終身好奇者,而是深層次的好奇,是基于對某一領域知識內在邏輯的理解和欣賞,是一種基于理性的求知欲。我們的老師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中也會特別注重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興趣。
首先教師本身需要足夠高的學科素養,能夠體會學科知識本身的“妙處”;同時教師還必須具備學生視角,能夠使用巧妙的教學法讓學生也領略到這些“妙處”。換句話說,好老師需要“站得高,蹲得下”。明誠來自全球學府的老師,正在將這樣的特點發揮至極 致。
為了走好學術這一步,明誠國際部擁有獨特的師資條件。
牛校精英——變身育人之師
明誠國際部教師團隊超過80%成員來自世界學府,并具有豐富的國際教育經驗。他們畢業自世界學府,如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UCL,多倫多大學,京都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鮮有學校能夠匯聚這樣一群優秀的教師,而明誠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自創校之初就堅持這樣的信念:學術的精進是通往自由之路的重要燃料。這樣,如同一束光接近另一束光,這些來自世界各國院校的優秀教師,不僅帶著對學科深刻的理解走進課堂,更以一貫嚴謹的治學態度,對學生的學術成長提出嚴格的要求和切實的期待,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每一次作業和每一份學段檢測。
從點到面,學術成果求卓越
自2023年以來,明誠國際部的G9和G10高中學生陸續參加了AP考試。在總計注冊的138項考試中,101項獲得滿分5分,88%的考試成績達到4分及以上。這群年輕的學生在物理C力學、微積分BC等多門具有挑戰性的科目上取得了100%滿分5分的優異成績,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除了整體學術水平優秀外,明誠國際部學子在多項國內外學科大賽中也拔得頭籌。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明誠國際部石同學等4名正式參賽學生全部榮獲二等獎,其中兩人躋身二等獎前5名;
在2024年“物理杯”美國高中物理測評中,最具挑戰性的D1組中有2名學生進入全球前100名,國際部團隊榮獲全球第35名、北京第4名;
在2024年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中,國際部萬同學獲得中國區銀牌,并在全北京市初中組排名第二;
......
類似的優異成績還有許多,充分展現了明誠學子在學術上頂 峰突破的能力。
須知,我們從不認為每個學生都應該成為競賽選手,明誠國際部的培養體系的底層邏輯也從未以競賽為導向。事實上,學生參加競賽大多出于自發性,這是他們勇于挑戰自我、對學科懷有深刻好奇心的自然體現,而非外部壓力或單一目標的驅動。
例如,十多位明誠的學生(甚至包括幾位初中生)就多次自發組隊參與數學建模比賽。雖然他們尚未取得耀眼的名次,但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在72小時極限 時間內搭建團隊、全力以赴、發揮智慧的過程。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團隊協作能力的切實提升,他們對數學與真實世界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們在面對學術挑戰時展現出的 can-do 精神。
更重要的是,這些競賽經歷打破了年級的界限,促進了社區的緊密聯結,將充滿正向價值的學習氛圍傳遞到整個社區,為每一位學生都帶來了啟發與激勵。
選擇申請明誠學校,真的不是選擇了一所“人均學霸”的學校。但在明誠國際部,確實有一群打心底里放不下學習的學生。
我們從不用考試排名和大考成績來“內卷”學生,而是在正向價值觀的引導下,見證了他們對“搞明白”一道題的執著,對“自己哪里需要改進”的深刻反思,對積極尋找老師解決學術問題的上進。
例如,雖然學校今年沒有開設AP環境科學課程,但三名學生自發組成了學習小組,每周四聚在一起分享這周的自學與讀書成果。這一學習小組又逐漸吸引了更多的同學參與,即使他們并不計劃參加考試,也積極加入“蹭課”。
我們注意到這一需求后,專門為他們配備了指導老師,并決定在明年正式開設這門AP課程,以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學術興趣與發展需求。這個學習小組的成員不是學霸專班,也不是AP卷王,只是在相互促進下,激發了實打實的自驅力。
明誠高中要到2026年才會舉辦第一次畢業典禮,但國際部初中已有多名學子成功入讀全球高中。盡管我們對他們的離開感到不舍,但在他們申請友校的過程中,我們深刻理解他們的選擇并出謀劃策、鼎力相助——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每個家庭每個學生都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土壤。
他們有的順利升入深國交、北京四中、十一學校等國內學府國際部,更多的同學則在Lawrenceville School、Middlesex School、Peddie School、Webb School等美高、加高、澳高就讀。
明誠在兼顧基礎、細致分層的基礎上,為英語水平最 高級的學生特設英文寫作訓練課,以幫助學生銜接美高人文社科的高寫作要求,在高年級為托福達到105分以上的20多名學生開設除AP英文科目外的文學、寫作等多門校本課程。我們的創校初中畢業生能夠獲得世界高中的認可,這不僅是我們的欣喜,更再次證明了明誠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成長的積極塑造力。
國際高中部現有最高年級為11年級。在過去三年來,我們高中部在學科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從兩年前僅開設五門AP課程,到如今擴展至提供16門AP課程,全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與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此外,學校還開創了“拓展研究月”R-Month活動,幫助學生在完成AP考試后進一步深化對學科的理解,并自主開展深入的學術研究,激發學術探索的熱情與潛力。
為了滿足那些在能力上已經超越AP課程難度的學生,明誠高中特別開設了一系列榮譽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大學水平的內容,例如數學建模、線性代數、分子生物學、魯迅專題、計量經濟學和語言學入門等。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閱讀,在討論式課堂中深化對學科的理解,同時培養學術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我們需要強調,明誠的“卷”絕不是一場讓學生成為炮灰的消耗戰,而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從六年級開始,學生就開始規劃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從平凡的起點走向屬于自己的山峰。每一步的努力都被看見,每一次的進步都被珍視與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