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我們中國的孩子不管在海外留學時間長短,較終還是回國發展還是要深深扎根在中國這個土地上,這里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養育我們的家人。
面向當下的疫情,國際關系的改革,我覺得雙語、雙軌制、雙通道是符合將來的需要的。
——摘自3月13日吳杰現場演講
3月13日,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 春季峰會 ·上海站,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靜安區廣中西路333號)隆重舉辦!
本次IEIC春季峰會以“教育點亮未來,學習鑄就人生”為主題,匯聚海內外眾多教育專家和行業大咖,以新的視角探討國際化教育,聚合多方訴求促進教育產業深度合作,解決家長教育過程中的痛難點,推動國際化教育未來新發展!
大會現場聚集了20000+學生及家長,他們與眾多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討規劃困惑,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常青藤學校校董吳杰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階段雙軌制雙通道如何規劃學生面向未來》的演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內容——
演講嘉賓
吳杰|上海常青藤學校校董
復旦大學哲學、法學雙專業畢業,2008年起,先后創辦了兩所非學歷全日制民辦學校,是滬上較早從事美國課程專業的民辦學校。2017年起,又先后創辦了兩所民辦學歷學校:上海浦東民辦常青藤幼兒園、上海浦東民辦常青藤小學,與復旦、交大等專家開展雙語課程和高等國際教育行業研究。
演講內容:
大會上,吳杰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3個方面,以國家和上海教育改革政策為切入點,對孩子未來該選擇怎樣的學校,接受怎樣的教育展開了深度討論——
第一:我們的孩子未來該走怎樣的教育通道
第二:雙語雙軌制雙通道該怎么走
第三:常青藤如何做到成為一所雙軌制雙通道發展的全人教育學校
那么關于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吳杰的精彩解讀~
▲吳杰精彩演講
面對當下局勢和未來挑戰我們做了諸多探索
對于為什么我們要辦上海常青藤這個學校,我們有很多的思考,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有很大的擔心。
我自己本人是很幸運,我是80后,我們當年是比較公平的,父母沒有給我們補課,我們可以考上985這種學校。
出于人口的壓力,上海去年參加幼升小的人數是18.9萬人,上海中考的人數是10萬人。我們高考,像復旦大學,往年是在上海投放1千個計劃招生,上海高考5萬人,我們非常有優勢,但現在上海高考的人數要達到8萬、10萬人了。現在的綜合評價,自主招生,我們也是研究過,其實是很難的,你要拿到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名額,要獲得全國級的等級獎,相對來說要靠高考獨木橋付出很多的努力。
第一個探索,我們想過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將來可以到海外讀大學,但這一次疫情和國際關系變局讓我們覺得非常焦慮,為什么?我們中國的孩子出國留學后將來很大的發展前途還是在中國,我們融合高中部培養了很多的學生去國外留學,我們做了一個跟蹤,真正在海外能融入西方主流社會可以取得很大成就的非常少,整個西方的意識形態和我們中國當下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第二個探索,相對來講我們華人想在海外發展,在西方白人的世界獲得比人家更好的機會,那么就要比別人付出至少3倍以上的努力。
因此我們發現,我們的孩子哪怕出國留學回來后較終還是回國,還是要深深扎根在中國這個土地上,這里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走雙語、雙軌制、雙通道是符合將來需求的
教育資源很稀缺,在未來讓孩子雙軌制雙通道發展,既可面向中高考,又可赴海外深造,是我們家長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學校就要探索一下。
第一,我們要有一個物理空間。我們的學校在浦東康橋。這個學校以前是上海灘20多年來做IB學校非常有名的,長寧國際學校浦東校區,這個是他浦東其中一個校區,背后就是浦東的高端別墅綠寶園,我們17年的時候把這邊改成了招收中國學生的民辦雙語學校。
這個是我們剛剛說的上海的中高考的改革走向(見下圖),大家發現中高考,將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教育,對學校的課程和師資會提出很大的挑戰性,未來藝術、體育納入中高考,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
圖源:嘉賓演講PPT
今天是幼升小論壇,大家會想一下民辦學校擇校,每個學校有什么色彩?我簡單說一下,這個和我們家長的擇校觀念有關。
比如說某某雙語學校,你會定位它是偏重于小朋友的素質教育,是快樂教育;你看到某某學校,覺得它是中西融合的,是各種課程都有。
家長選擇民辦學校的時候,可能和你家庭的教育觀念相一致,就是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帶有什么樣理念的孩子。我們把家庭分幾種,一種是父母是非常傳統的教育偏東方教育,另外一種就是西化很厲害偏西方教育,本身就是在海外留學或者怎么樣的;大部分的家長和我一樣都是采取中立的態度。我們覺得這么小一個孩子,3到12歲,在幼兒園、小學這個階段,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他未來的世界到底是走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道路,我們覺得要中立,這個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態度。
在這個領域里面,民辦學校這一塊大家有很多的誤區,一個就是覺得民辦學校很雞血,一個是快樂學習,國家課程學得很淺回體制內中高考沒有優勢等。
上海很多的民辦學校本質上就是走的中西融合的道路,面向當下的疫情,國際關系的變革,我覺得雙語、雙軌制、雙通道是符合將來的需要的。
圖源:嘉賓演講PPT
第一是國家對義務教育的嚴格監管,從課程到教材等要嚴格監管,我們的義務教育一定是體制內的教育。
第二,我們學生面向未來有什么通道?我們學校有一個理念,什么理念?我們覺得幼兒園、小學要走國家課程加融合課程,雙語路線。
為什么幼兒園、小學可以雙軌制?小學階段,國家的課程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中學階段各學科課程有很多了,你想做到雙軌制是比較困難,所以很多學校的初中部有各種的班型,這個大家可以理解。小學階段,我們發現完全可以做到雙軌制。比如說我們上海很多民辦小學,他們的小學部很多的學生將來考進重點高中沒有問題。幼兒園、小學階段,就是語數外三門強化,同時可以學一點融合的課程,像探究,創新思維,高科技等等,培養孩子的天性。
中學階段,我們一般說七八年級可以看出來這個小朋友的文化課成績和將來的走向,這個時候我們孩子可以去選。我們非常清楚中考是我們上海考生挑戰比較大。如果你中考不理想,這個時候可以去走多元化的規劃方向,上海有中本貫通,不僅僅只是出國留學,在這一塊我們可以和家長探討。
雙軌制雙通道發展的全人教育學校
第一是國家對義務教育的嚴格監管,從課程到教材等要嚴格監管,我們的義務教育一定是體制內的教育。
第二,我們學生面向未來有什么通道?我們學校有一個理念,什么理念?我們覺得幼兒園、小學要走國家課程加融合課程,雙語路線。
為什么幼兒園、小學可以雙軌制?小學階段,國家的課程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中學階段各學科課程有很多了,你想做到雙軌制是比較困難,所以很多學校的初中部有各種的班型,這個大家可以理解。小學階段,我們發現完全可以做到雙軌制。
比如說我們上海很多民辦小學,他們的小學部很多的學生將來考進重點高中沒有問題。幼兒園、小學階段,就是語數外三門強化,同時可以學一點融合的課程,像探究,創新思維,高科技等等,培養孩子的天性。
中學階段,我們一般說七八年級可以看出來這個小朋友的文化課成績和將來的走向,這個時候我們孩子可以去選。我們非常清楚中考是我們上海考生挑戰比較大。如果你中考不理想,這個時候可以去走多元化的規劃方向,上海有中本貫通,不僅僅只是出國留學,在這一塊我們可以和家長探討。
我們學校做上海二期課程課程與PYP課程融合方面花了很多的心思,我們曾經和滬上的世外,包玉剛學校等等學校舉辦上海PYP幼小課程峰會做了很多的交流,我們邀請了很多專家過來給我們做了這個方面的指導。
圖源:嘉賓演講PPT
我們今年學校有三個校區,秀康路托幼園,秀沿路校區,滬南路的高中部校區。整個學校的特色是小而精。
幼兒園,我不多做介紹了,我們一個班四個老師,一個外教,兩個中教,一個保育員,我們把上海的二期課改和IB課程做融合,希望走雙軌制,我們把幼兒數學作為我們的核心,把語言、數學、社科、科學、藝術、品格教育和體育社交作為我們幼兒園教育里很重要的方面。
每天放學后的時間,我們學校有一個好處,放學后的3點到4點45,我們有各種青少年俱樂部的課程。在幼兒園、小學階段,孩子可以培養才藝,因為到了初中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沒有多少時間了,所以我們會從幼兒園階段開始這么做。
這個我們是常青藤幼兒園的課程,我們小朋友在常青藤幼兒園課程還是非常豐富的,我們致力于發揮學生的個性化,我們有專職外教帶班,中西融合發揮外教在語言課程、主題探究,早期閱讀等等課程方面的優勢。
下面我來說一下我們小學的課程,這是家長比較關心的。我們小學如何可以實現雙軌制?家長擔心這個學校的外教多了,課程學得淺了,回不到體制內了……語數外是我們三個校長分別來抓,這樣的話,語數外除了上國家課程我們還有自己的校本課程。
像英語我們有文學,語文也是,我們有全國作文,大家知道小朋友在國內中高考的時候,語文是非常難的,是一個長期工程。國外考大學,寫作這個課很重要,每個大學的大一大學寫作必修,并且畢業寫論文,這個是避不開的。
還有數學也是一樣的,我們有校本的邏輯思維訓練,還有英文數學。我們小朋友還可以參加校內新加坡IMC,AMC相關活動。
英語,我們是浦東新區托福Primary和Junior考點,對標小托福。好處就是幼兒園開始,中大班的時候小朋友可以參加小小托福的預測,這樣到初中的時候,大托福就考出來了。
圖源:嘉賓演講PPT
這樣的小朋友回到體制內參加中高考肯定沒有問題,多年辦學經驗事實檢驗下來也是可以的。
其他就是發揮我們民辦學校的優勢,音樂、體育這一塊國家納入中高考了,我們充分利用走班制,分層教學,從幼兒園3年到小學5年,8年的長期教育讓小朋友有充足的時間培養才藝。
我們同時借鑒了項目化學習PBL的理念,我們小學1到5年級有各個主題探究課程,常青藤小學2021年9月將是1到5年級,全部開出來了,我們有47位老師,中外比例就是3:2左右。同時我們也是建立了比較和諧的家校關系,這個是我們小學的情況。
圖源:嘉賓演講PPT
我把中學部說一下,我們小學畢業生以后,一個是可以回到家門口對口公辦初中,因為中考選拔原因重點高中集中在公辦,將來國家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學區化集團辦學在中高考體制內規劃公辦學校將具備優勢,一種是繼續就讀類似我們民辦學校的初中部,中西融合雙軌制發展,有國家課程,有融合課程,中考后的在高中階段多樣化規劃發展顯得很重要,一種是考入重點高中,一種是中本、中高職貫通,一種是多樣化選擇比如出國留學等。我們學校高中部致力于下面幾個方向的規劃探索:
1,像英美留學,我們也有相關的Alevel+AP課程,但我們目前主要集中大學預科課程,走學術方向,“小而精辦學”,學生能升入美國排名前50,英國前10的大學;
2,對于進不了英美留學頭部學校的學生,我們的建議就是一部分的小朋友可以通過亞洲的高考,像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的高考,可以到亞洲留學。這個優勢第一個是費用便宜,第二個是文化相近,第三個是政治、經濟關系相對比較好,第四是利于孩子回來以后就業。
我們這里也可以去考中國香港的大學, 包括我們今年又開了日本的EJU高考。日本是第三大GDP經濟體,地理位置近,留學費用工薪階層能承受,將來到日本留學是非常好的。亞洲這一塊,像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他們一個是和我們儒家文化比較接近,還有關系是還不錯的。我覺得未來的話,這個方面家長可以多去思考。
3,有一部分的學生在藝術有天分,你的孩子可以參加藝術高考,這個是非常好的。我們要扭轉一個誤區,學藝術的是成績差的學生。大家看一下2021年上海教育考試院發布的藝術院校的招生,像上海交大、同濟、華師大、東華、華東理工等985高校都招藝術高考學生,比如美術、音樂、影視編導等方向,我們現在的課外班,就是在幼兒園、小學里開語言、藝術等等體系供大家選擇,這個就是民辦學校在靈活度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