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20余年的時間
探尋融合中西的教育形式
她是一所學校的校長,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
她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她就是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
▲盧慧文
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的總校長
本科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英國桑德蘭大學國際教育研究生。1996年首次加入協和教育集團,2003年起參與籌建協和虹橋校區,2008年、2012年分別主持籌建了協和浦東校區和萬源校區,現任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兼任青浦校區校長。同時,她還兼具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副會長等多個不同身份。
作為上海協和教育集團的總校長,盧慧文女士在教育領域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
在協和的這些年,她經歷了民辦教育的各個階段,從早期作為公共資源不足的一種量上的補充,到公共教育資源充足后提供的多元化的選擇,再到未來如何在多元生態中起到某種引領、促進作用。
盧慧文校長指出,中西融合的教育形式已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很多家長也已經意識到中外教育各自的獨特優勢,以及中西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她提出國際教育在本土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做“引入”,引入原汁原味的國際教育,擁有了一個新的資源、新的通道,打開孩子的視野。
第二個階段超越了“引入”,變成了一個“組合”,用純粹的外來方式培養中國的孩子可能不太適合,所以我們各展所長,在某些領域中用中國擅長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用國際擅長的方式。
第三個階段就進入了“融合”的階段,融合中西方教育的優勢,打造真正適合中國學生的課程體系。
盧慧文校長表示,無論做什么樣的探索,我們的目標始終是,要以學生健康的全面成長為重,提供適合的教育,讓孩子成為的自己。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一聽教育大咖的心得感悟,對給孩子選擇更好的國際化教育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月29日-3月1日,遠播將舉辦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在線峰會,屆時,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女士將為家長帶來主題演講《國際教育之路的“道”和“術”——擇校是在擇什么?》。
探尋中西融合教育多年的她,有哪些新的見地,她想分享給學生和家長什么樣的“道”和“術”?相信您和小編一樣期待,千萬別錯過!
▼▼▼
除了王慧琴校長,在線峰會還有包玉剛、平和、復旦WLSA等重磅的校長,以及心理學專家、復旦大學博士、規劃規劃師等20余位教育大咖:
以上這些教育大咖,會在線上峰會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各個階段的規劃問題進行針對性解讀,詳細議程如下:
如果您想和大咖嘉賓面對面互動,想和心儀的學校1V1線上溝通,本次IEIC在線峰會千萬不要錯過了!已報名過IEIC春季峰會的學校和家長們也不要擔心,近期我們的工作人員會跟大家一一聯系確認~
2月29日-3月1日,IEIC在線峰會,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