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華國際教育學校由平安不動產旗下桐鄉平安投資引進,今天要介紹的是耀華的幼兒園大家庭。
現在這個其樂融融的孩童之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籍小朋友。經過一個暑假,孩子們長高長大了,升入了新的班級,同時我們也迎來了托小班的新生。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些小可愛們吧。
外國寶寶眼中的耀華
Amber
今年5歲的Amber是南非人,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游樂區拿著玩具,飛奔向她的老師Carol。
雖然是耀華幼兒園里的外國寶寶,但是卻出生于江蘇常州,能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老師交談。當問起Amber喜歡不喜歡學校的時候,開朗的寶寶害羞地說:“我喜歡學校,喜歡學校里的老師”。
“還有還有,我較喜歡的是學校里的好吃的。我喜歡吃餃子、餛飩、面條和米飯。”Amber興奮地推薦起了她較喜歡的食物。沒想到外國寶寶較愛吃的居然是傳統的中國食物。
這真是讓人好奇耀華的美食究竟是什么味道。不過單看下面圖片里食物的模樣就知道,味道一定不俗。
寶寶如何適應新環境
Lemon
耀華幼兒園有著非常人性化的作息時間,為了讓新來的小朋友們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學校會提前放學的時間。
在適應新環境方面,咱們可愛的Lemon小朋友表現得非常好。今年4歲的她,來到耀華上幼兒園的時間也只有短短六七天。在這段時間里Lemon小朋友喜歡上了學校里的積木玩具,還學會了用英文做自我介紹。
Lemon的媽媽說:“Lemon有點內向,是個慢熱型的孩子,原本擔心她到新的環境會需要一周的時間來適應,但出乎意料的是,她適應得很好。上學第三天原本15點就應該放學的,她居然不愿意回家,要繼續留在學校,較后待到16點,和大班的孩子們一起放學,讓家里人覺得欣喜又欣慰。”
寶寶與“雙語教學”
Wenyuan
“我喜歡學校里的汽車玩具,喜歡滑滑梯,喜歡我的班主任Carol老師,她很照顧我們,很溫柔,就像媽媽一樣,所以我很喜歡在學校里和她玩兒。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5歲半的張聞遠小朋友十分喜歡學校里的生活,和學校有關的話題他有很多話可以說。
Wenyuan小朋友以前是在全英文環境里學習,他的媽媽在選擇耀華的初期還有些擔心孩子在中英文結合的環境里語言能力會有所下降,后來發現完全不用擔心,耀華的雙語并重雙語都強的教學模式使得孩子很快和老師、同學打成一片,中英文的水平都進步了。
外國老師眼中的耀華
Carol
有著30多年教學經驗的Carol來到耀華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她的學生都很喜歡她,和中國老師的合作也非常默契。
之所以選擇來耀華教學,是因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她本身的教育方式很契合,師資力量很雄厚,教學環境也非常高端。于是她和她的丈夫都選擇在耀華開展他們的教育工作。
當問到外國寶寶和中國寶寶有什么不同時,Carol老師給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因為他們都還在幼兒園小年齡段,所以無論是語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還是自主學習能力等各方面,他們幾乎沒有什么差距。但是,無論是外國寶寶還是中國寶寶,每個孩子又都是不同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我們給與每個孩子適合他們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樣會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
中國老師眼中的耀華
程曉明
程曉明是耀華國際教育學校幼兒部的負責人,她告訴我們:“進入耀華幼兒園的學生,學校都會給予他們一個適應過程,比如提早一些放學時間,給予孩子一段時間的‘放假’與‘上學’的銜接。當孩子們適應了校園生活之后,他們就需要開始了解并且熟悉環境,知道學校分成的各個區塊,比如‘藝術角’、‘科學角’等等,我們不會一次性將所有區域都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只有當他們通過角色游戲也好,藝術作品分析也好,通過一些教學活動徹底了解一個區域之后,我們才會帶領孩子去了解另一個區域。”
“區域了解徹底后,孩子們需要掌握的就是各個區域里的‘規則’,如何在特定的區域里與老師、學生相處,掌握這個區域里的學習方式。并且孩子們進入學校的每一個階段都是有老師引導的。經驗豐富的老師會通過觀察孩子的言行,去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之前有天下雨,我們的老師發現孩子們對地上冒出的蚯蚓很感興趣,于是我們的老師立刻設置了一個研究課堂,通過收集資料等方式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事實證明我們的學生也確實很感興趣,并且學到了很多。”
在玩中學習,經過老師不斷的觀察、反饋、調整更多啟發式引導、再觀察、反饋、再調整,循環遞進,有針對性、個性化地培養和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和長處,非常適合孩子們的成長。
如今的耀華通過深入研究幼兒園學習與發展的一些特點領域,已經逐步形成耀華新生入園適應方案、耀華幼兒讀寫活動方案、耀華幼兒數學活動方案、耀華幼兒英語活動方案、耀華幼兒音樂活動方案和耀華幼兒體育活動方案等。用科學的教學模式,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兒時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