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外高校在審核國際學生申請條件時也在重點考查申請者的綜合素質,比如參加課外活動及競賽的表現等等。即將留學的中國學生在發展各項綜合能力之外,還必須學業成績在較高水平,比如努力提高GPA分數。不少學生會問,分數是否有那么重要?國外高校是否更加重視課外活動的策劃和組織能力?是否可用其他成績來彌補分數的不足?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的文章,其在文中重點強調了分數對于高中生的重要性。
亞當教授還是一名暢銷書作者,他的文章和專欄受到許多家長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亞當教授發現這些家長已經讓孩子產生了很強烈的焦慮感。他表示,雖然分數并不是為數不過,它或許并不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就業及工作,然而分數卻在學生申請高校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一份對海外院校招生官的調查中顯示,在學生申請大學時,高中時期的學業成績仍然是排在考查范圍的靠前位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會反映其在大學的表現,高分會讓學生錄取獲得優勢。也許有些學生認為分數并不直接影響就業,然而學位卻會在找工作時起到決定作用。
分數為何顯得如此重要?亞當教授坦言,分數直接反映了學生的努力程度、資質和行動力。亞當教授通過與數名招生官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到,大多數情況下,招生官并沒有充分的時間逐一篩查申請者的各項資料,而直觀的審核資料就是成績單。成績單反映了學生整個高中水平的表現。
大學在評估新生高中成績時也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些招生官會將學生的“特長”分數先“刪除”,重新計算他們的GPA分數,他們希望“平衡”學生的分數,有些學生在高中獲得榮譽學位或者參加過高級課程也是可以加分的。另外,并不是獲得全A成績的學生就會在招生官的優秀學生排名里,招生官會考查學生必修課之外的各項成績,他們希望學生選擇一些有挑戰性的課程和活動,比如工程類學科。通常情況下,高分對于資質相對平庸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果學生沒有其他的特長,那么高分也可以讓他們在一定情況下獲得優勢。
如今在就業市場中有越來越多的方式來評測畢業生的真實水平,大學也不例外,招生官有多樣的方式來考查學生是否已經具備入讀大學的資格。很少的大學使用標準化的考試來評測學生的實力,亞當教授再次提醒學生,切勿在高中學習階段對成績掉以輕心,他們要獲得好的甚至未來獲得更好的工作,就必須在學業中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