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諾科學校Junior年級里,Krystal同學是一個人見人愛的甜姐兒,她禮貌友善、成績優異,在活動方面表現的也很出色。在學校,她是諾科MUN社團的新任社長,曾多次參與和組織MUN活動,去年暑假,她還曾參與了云南山區支教項目。上個寒假完成了托福100沖刺的她,今年暑假趁熱打鐵,利用高校夏校項目讓自己在專業方向上又多了一次深入學習和體驗的機會。

賓夕法尼亞大學
現在讓我們跟隨Krystal同學一起來看一下賓大的夏校是什么樣的吧:
我這次參加的是為期6周的賓夕法尼亞大學pre-college program,雖說這個項目叫pre-college,但它要求學生們在6周的時間里修完兩門大學難度的課程,并在較后根據成績給出相應的學分,這對于第一次接觸大學課程的我來說挑戰不容小覷。此次夏校課程安排的特別緊實,對于我而言不得不說還挺有壓力的,但同時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在學習過程中,我充分體會到了自學能力和自主學習的在大學學習中的重要性,讓我收獲頗豐。
課程方面
我選的兩門課分別是experimental psychology和calculus,其中psychology是大班制的教學,我們被安排和賓大本科生一起聽教授的課。經過幾節課的體驗,我充分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美國大學的課堂氣氛。
教授在課前課后都會發送大量的閱讀資料到我們的郵箱,在每次上課前,我們必須完成這些閱讀任務,不然上課就會不知所云。也正因為教授認為學生們都在課下詳細地閱讀過他提前給的那些背景資料,所以他上課的思維通常是非常跳躍的,雖然投射著ppt,但他很少按著ppt來講課,更多的時候他講的都是ppt上沒有的東西。在這種上課模式下,認真聽講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需要極大地集中注意力把教授講的知識點盡可能的記錄下來,上課沒有聽懂的部分就要靠課下大量地查閱資料,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學會自己去瀏覽一些學習網站。
剛開始的時候,我沒掌握好學習節奏和不太習慣這種上課模式,為了應對大量的考試和論文,我時常一天都睡不到5個小時,后面掌握了學習方法、積累了相應的經驗后,我的學習才漸漸得心應手起來了。

上海諾科學校學生夏校初體驗之賓夕法尼亞大學
環境方面
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由美國前總統本杰明·富蘭克林創建的,所以校園內到處可見富蘭克林的雕像,好多建筑也貫穿了富蘭克林的元素。離我們宿舍較近的Ven Pelt Liberary的標志就是一顆破裂的紐扣,聽說這是富蘭克林補衣服時掉落不小心摔碎的紐扣,只要能鉆進這顆巨大的紐扣你就可以繼承他的智慧,所以這顆大紐扣也成了好多人“必鉆的打卡點”。
學校內的教學樓充分體現了復古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許多建筑的外表看起來都像是一幢古老的紅房子,但走進去卻發現它現代感十足。不同的學院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說我上心理課的教學樓,它設立工程學院內部,這棟樓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玻璃墻里面展示的世界上第一臺計算器,樓內的墻壁上也都是機器人。
人文方面
學校里不管是教授,同學,還是食堂阿姨,給人較直觀的感受就是熱情和友善。每天早起去吃早飯的時候,食堂阿姨都會面帶微笑和你說“ good morning babe~enjoy your meal!” 讓我們每一天都充滿著暖意。老師們也是如此,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因為不適應這里的學習模式而經常熬夜,導致學習和心理壓力都很大,academic advisor發現了我這種情況后主動找我聊天,告訴我如何高效的去學習,還歡迎我有問題多多和他溝通,這讓我從緊張、疲憊的狀態里解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