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榮教授蒞臨我校,陸一鵬校長等人表示熱烈歡迎,副校長陸春懷、靖雷副和美術組全體老師進行全程接待。

陳榮教授是江蘇揚州人,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現擔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教授在數十年的教育藝術生涯中造就了無數藝術學子,繪畫、雕塑等方面都有精湛技藝和獨到建樹,曾多次參加全國多個省市的大型雕塑創意及制作,如: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北京王府井大街步行街、世界雕塑公園、抗日戰爭紀念館、福州文化廣場,以及深圳、山東、煙臺、文登、江蘇、南京、無錫等城市雕塑的設計制作,作品造型新穎,栩栩如生,深得藝術界好評。

陳榮教授自大學畢業后就開始教書育人,然而剛踏上講臺就遇到不小的困惑。
“記得以前給同學們上課的時候,發現我在上面講,下面認真做筆記在聽的學生少之又少。”陳教授回憶道。
當時看到這一現象陳榮很焦慮,作為一名老師,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在深夜不能入眠,于是他仔細地研究著教材,一遍一遍的用不同方式來演繹教材。較終他研究出了自己的“陳式”教育方法。

“后來我再上課,就不死板硬套教材了,而是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著手,比如穿衣打扮,”陳榮教授向附校老師們娓娓道來,“穿衣打扮其實也是屬于美的范疇的,穿的好看就是美,而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賞心悅目的。于是上課的時候,我就會挑一個兩同學,來談談他們今天的穿著打扮,為什么這么穿是美的。然后再從中糾正他們,比如哪兩個顏色搭配,會比現在更活潑,哪兩個顏色不屬于一個色調的,不能搭配在一起。這樣在寓教于樂中,學生也就記住了色調的搭配以及其他美術方面的知識。”
不僅如此,陳榮還總結了創作過程中如何找靈感的五部曲:看、記、憶、借、創。陳老師解釋說:“熟練運用這五步,養成走到哪記到哪,看到哪學到哪的品質,對創作是十分有用的。”


在靖雷副校長的介紹下,陳榮教授參觀了附校的校園建設,了解附校的美術發展和教育理念之后,陳教授對我校的人才培養理念十分肯定,并提出了許多關于發掘學生藝術才能的新建議。


陳榮教授還親自到一線教學,手把手指導附校學子,讓學生們倍感榮幸。陳榮教授說,關于藝術生道路選擇及和藝術培養方式有很多種,我們要總結經驗,開拓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歷屆考試綜合能力的試題為例,分析學生的個人能力。陳教授的講話,為附校的美術教學帶來了新思路。


陳榮教授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創作經歷,他說,多年從事繪畫雕塑藝術事業,有坦途,有荊刺,有挫折,有成功。陳榮深情地說:“成功給我帶來喜悅與自信,挫折使我獲得經驗與教訓,使之走向成熟。”尤其是他在惠州西湖公園內蘇東坡雕像的設計雕塑,當時在既無標準人物塑像又無準確資料情況下,他結合有關資料提供的素材,構思,設計,構思,設計------然后塑小樣放大樣,經過多次修改才終得以成功,使得蘇東坡這位歷史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壯觀雄偉。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今年已73歲的陳榮仍舊沒有停下他追尋藝術的腳步。他一直堅持著“誠實是立足之本,勤奮乃創業之路”的人生哲理,一步一步地靠著自己的努力,攀登藝術的高峰。當各種榮譽和獎項紛至沓來,他卻不為虛名所累,始終堅持自己的簡樸的生活,誠肯的態度,踏實的作風,灑脫的為人,始終忠于自己,忠于藝術。較后,陳教授表示,他還將繼續創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繼續帶學生,而且還要多帶,要把自身總結的經驗傳給更多的學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