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養創新性人才是我國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變革的創新性人才?是我國當今國際化教育發展中面臨的重要挑戰。
為進一步了解國際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深度挖掘國際學校辦學特色,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學分會與京領創新人才課題組聯合多位哈佛、劍橋、牛津、北大、清華的專家學者共同發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的“國際學校百校調研”于2020年7月正式啟動。
“校長領導力”是此次調研的重點環節,國際學校校長作為掌舵人不僅需要具備一系列超越普通老師能力的素質,還需要具備強有力的領導力、品牌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優質教育教學人才的鑒別與吸引能力。
“校長領導力”是學校辦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本次百校調研團隊專門對美倫國際課程高中馮曉生校長進行了專訪。
校長名片
馮曉生
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香港大學教育專業博士生
學校介紹
美倫國際課程高中創校于2017年,是佛山市一所純粹的國際課程高中,秉承“美于至善·倫誼國際”的校訓和“樂學Cheerful、協同Cooperative、 創新Creative、求真Challenging”(簡稱“4C”)的育人理念,努力培養“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適應未來、出得去回得來,能夠在世界上自由行走”的國際化人才,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流國際課程高中。
美倫將貫徹堅持“學術成績、綜合素養、個性品格協同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全人教育”理念,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 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賦和特長”。美倫開設了IGCSE & ALevel課程、加拿大BC課程兩大國際高中課程體系以及美國AP課程。
其中,IGCSE和 A-LEVEL課程,集齊英國三大考試局授權認證,包括劍橋考試局、愛德思考試委員會、牛津AQA考試局,獲得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所大學認可,被譽為進入世界學府的“黃金課程體系”。另外,美倫為學生提供高中10-12年級的BC課程,所授課程的教學標準、教學方式、教學評估等,均與加拿大BC省一致。
美倫國際課程高中以優異的辦學成果,向海內外院校輸送了大量學子,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藤校康奈爾大學、英國G5的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以及多倫多大學,墨爾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
有些心愿,別讓它苦等一夏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切的核心
作為一所創辦于2017年的國際化學校,美倫國際課程高中始終處于快速變化的新時代。除了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更加強調保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初心,堅持圍繞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馮校長表示,美倫的這一堅持不只是放在墻上的口號,更是貫徹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點滴之中。
京領
學校的辦學使命和愿景是什么,您對學校的辦學使命和愿景是如何理解的?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于我而言,每一次和老師們、員工們、家長們開會時,甚至在家長第一次來到學校參觀時,我都會為他們介紹我們的愿景和使命,因為這個非常重要。它不是放在墻上的口號,而是學校全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們的使命是培養既有中華傳統文化情懷,又有國際視野,并能夠創造未來的國際化人才。這一辦學使命與我們的育人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
我們的愿景是根植中國,融通世界,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的國際課程高中。
京領
您認為學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們學校的核心文化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
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我們所有的工作重心都圍繞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奮斗者為本,是指在我們的工作當中,珍視所有的貢獻和付出,并給予奮斗者充分的舞臺、空間以及回報。
換句話說,學生利益至上,重視人才,就是美倫國際教育文化的核心。
京領
您認為未來國際學校想要發展好,哪一點最重要?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今年開學的時候,我向大家分享了三個關鍵詞:品質,創新和細節。
首先,學校的教學品質、環境品質、思想品質一定要過關,這是教育的底線。
其次是創新。對于國際學校來說,必須拋開傳統的教育思維,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因此創新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便是注重細節。事情都是要一點一點做出來的,比如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目標,需要體現在為學生做了哪些事,在細節上關注學生各方面的成長,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地做好教育,而不是空喊口號。
京領
新時代數字化、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更好把握國際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但我的回答也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環境變化是飛快的,大家都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當中。所以國際學校也需要能夠抓住發展的機遇,與時代同步,擁抱新技術、新文化。例如應對高速發展的AI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學校應該積極地去探索和了解,并引導師生共同學習。
國際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大環境,我們既要低頭走路,又要抬頭看天,要及時地關注環境的變化,并且積極地適應變化,在環境的變化當中找到我們的立足之處。
但是,有一點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初心。面對萬千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堅守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美倫國際課程高中始終堅持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我們一切教育教學的核心和重點,也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京領
在學校品牌建設發展方面,您有哪些經驗想要分享?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認為,學校的品牌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點之一,并且需要專業的團隊進行品牌打造。過去有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當今信息發達的時代,這一點是行不通的,學校必須通過品牌傳播讓更多的人看到。
品牌的打造需要拓展現代化的品牌建設渠道,由專業的團隊按照專業的品牌傳播體系和架構來設計。而建設的重點在于學校自身的品牌內涵,否則一切品牌建設都將是空中樓閣。
因此,學校需要理清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學校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師資隊伍的建設如何、課程專業性如何、升學服務如何等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明確學校自身的品牌內涵和價值。
熱愛且專業的團隊才能實現美倫的教育事業
團隊力量是決定一所學校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不僅包括師資團隊,更囊括了學校整體的管理團隊和行政支持團隊。團隊不僅要專業,分工協調,更要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同一個目標充滿熱情和奉獻精神。美倫國際課程高中便有著這樣一支隊伍。
京領
您認為學校目前最讓您引以為傲的一點是什么?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最驕傲的是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團隊不僅專業背景、專業知識過硬,更重要的是他們熱愛教育事業,愿意付出。我認為這是作為老師最重要的一點。
另一方面,作為教育工作者,還需要有愛心、有耐心,通過內在的驅動才能認真鉆研教學方法,做好教學規劃。
因此,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擁有這樣一支既專業又敬業,有愛心且有耐心的教職工隊伍,把教書育人作為他們終生的事業,這是最值得我以及美倫國際教育驕傲的地方。
京領
請您介紹學校的教研團隊和其優勢?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首先,在教師團隊方面,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整體師生比為1:6.加拿大BC課程和英國A-Level課程中的中外教比平均約為1:1。
我們的教師團隊,不僅在結構上具有優勢,同時,他們擁有專業的背景、卓越的技能,具備全球視野和多元文化思想。并且他們有責任心和愛心,熱愛教育事業且樂于奉獻,這也是美倫國際教師的突出優勢。
其次,在管理團隊方面,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管理團隊不管是中層還是高層管理,都有中外協同運營和發展。有的學科負責人是中方教師擔任,有的學部負責人是外籍教師擔任。有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是中方同事擔任,有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是外籍同事擔任。這樣能夠充分融入中國教育和不同國家教育的精粹,幫助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學生、教職工都在美倫得到成長,真正實現國際化教育。
另外,在教研團隊方面,學術卓越始終是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重要追求。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教師團隊和教研團隊有一定重合,例如教研團隊的老師同時擔任著一線教學的工作,并且優秀的教師會組成教研團隊進行學科發展研究,保障美倫的教育教學不斷地提升和創新,更好地支持學生在學術方面的發展。
京領
學校應該如何管理教研團隊?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認為第一個重點在于組建一支有凝聚力的教研團隊,而其中的關鍵性因素便是一個共同的目標。美倫國際的教研團隊始終圍繞我們的愿景與使命開展教研工作,堅持以“培養既有中華傳統文化情懷,又有國際視野,并能夠創造未來的國際化人才”為核心目標,不斷拓展和創新。
第二個重點便是培訓。在教研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問題的,包括方法論的問題和政策性的問題等。因此,為了應對并解決各類問題,美倫國際搭建了體系化的培訓機制。
首先是知識培訓。美倫國際課程高中開設了加拿大BC課程和英國A-Level課程,這些課程往往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更新速度有著較大的要求。因此,我們會根據不同的課程特點、教學內容展開豐富的知識培訓。例如對IG/AL高中課程體系的培訓,以幫助課程教師順利通過官方機構的專業認證要求。
另外是國際化培訓。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是一所中外融合的學校,這要求著教師對國際文化、國際教育體系、國際禮儀等全方面有著充分的認知。因此,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會為教師們提供相關的職業培訓。例如,融合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節日元素對外籍教師進行文化類的內部培訓,以及聘請專業的外部講師,在人員管理、學生管理、職業發展等多方面進行培訓。
同時,作為一所中國的國際化學校,美倫國際課程高中始終強調政治和意識的正確性,也會對教師們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指導,并邀請專家來進行溝通交流。
第三是定期的總結和評估。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會定期對教研團隊的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總結經驗與方法,發現問題與不足,以推動教研實踐的進一步發展,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家長們的需求。
京領
您認為校長領導力的核心是什么?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覺得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每個學校、每個校長也都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
我認為核心就是引領師生的發展。作為校長,事事都親力親為自然最 好,但不現實。尤其當學校規模越來越龐大,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完成。那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引領團隊的發展,最終實現引領學生的發展。
在我看來,校長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自己的教育理念,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既要有教育理念的框架,也要有管理理念的框架,這樣才能帶領團隊走在正確的、可持續的道路上。而最終引領學生逐步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思想的引領是極具挑戰的,需要有明晰的框架、方法,和一個共同認識的核心團隊,逐層地培養、發展學校思想融合,并且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例如學校的文化體系,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文化是什么等都需要非常清晰,并傳導給團隊成員,再通過團隊傳導給學生和家長。只有大家達成了共識,才能夠在信任的基礎上堅定地向前發展。
同時,作為校長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緊跟時代的發展,武裝自己的頭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和思維,對于學校全體師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京領
在目前的國際化教育領域,您認為校長普遍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應該獲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首先,我認為校長和投資人的關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投資人和校長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是學校很多關系當中重要的一環,如若處理不好,便可能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這便需要校長對教育思維和商業思維進行明確的選擇和平衡,保持與投資人的順暢且密切的交流。
其次,校長還面臨著理想和現實的問題。我認為很多校長,當然也包括我,普遍的問題在于理想與現實的差異。校長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現實環境可能都不一樣。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課程學校、不同的學段都有不一樣的問題,從而造成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沖突。
而遇到這些問題時,我認為要積極地從自身進行改變。校長需要認識到事情發展的波動曲折性,努力地適應不同的變化,不斷調節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保持學習的心態。同時,也要堅定自己的理想,通過不斷的進化逐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而當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沖突太大的時候,我認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應該當機立斷地進行改變。不能一味地堅持,甚至不撞南墻不回頭,最終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內外兼修
培養新時代的創新人才,是國家的人才戰略,也是科技高速發展時代的必要環節。美倫國際課程高中也始終緊跟創新人才培養的趨勢,通過內部建設、外部鏈接兩種方式,雙管齊下,拓展學生創新思維,致力于在實踐中挖掘創新人才。這也進一步體現了馮校長所提出的——在干實事的細節中,把握“以學生為中心”的初心。
京領
您認為創新性人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我認為創新性人才需要具備的要素有很多,我簡單歸納了三點。
第一是好奇心,這是創新的前提。如果一個人對于事物沒有好奇心,就必然不會有興趣和熱情,也必然做不了創新。
第二是自律。我認為有一句話講得很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多東西都是在一定的規則或者規律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的。自律也就是要自己遵循規律,在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創造。
第三便是熱情,這是創新的動力。如果沒有熱情的支撐,我們對于一個事物的好奇將很快消磨殆盡,而無法支撐我們進行創新。
而這三點也構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創新性人才要素——內驅力。內驅力是自我產生的目標,基于對于某一事物的好奇心,用滿腔的熱情自我驅動地探索。這是創新的保障。
京領
您認為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創新性人才?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首先,我認為創新是可以通過實踐培養,而不僅僅是“天才”的專屬品。而作為學校,就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支持。
第一點就是要對創新人才培養這件事充滿信心,堅信通過科學的方法、全面的引導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創新性人才。第二點,學校需要鼓勵學生,讓他們也相信自己擁有創新力,并且能發揮出自己的創新力。第三點,學校需要盡可能地支持。
在美倫,基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們做了這些努力:
1、課程設置: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A-Level課程和加拿大BC課程都采取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大幅提升選修課的范圍和專業性,幫助學生探索自我的創新力,包括科學技術類、文化類、體育類、職業發展類、生活技能類、領導力類等等。
2、師資配置:僅僅配備專業過硬的中外教師并不夠,有些課程需要邀請專業人士來進行教學或指導。例如金融商科這類課程,美倫國際課程高中開設了實習課,邀請銀行、保險公司的專業人士直接進行授課。同時,學校會創造一些機會讓學生真正走進企業進行實習。我認為這很重要,需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再如,學校附近有一個國 家級實驗室,距離學校很近。當學生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學校會組織學生來到實驗室參觀。也會邀請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走進學校,為學生們帶來精彩的講座或課程。這有利于學生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3、教學方法: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創新人才的培養。教學方式需要豐富起來,例如項目制教學、探究式教學、情景教學、分層分類教學、概念驅動式教學等等,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組織不同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空間拓展:在學習方式上,學生不能只在教室里面學習,而是應該在“無邊界的學習社區”中廣泛學習。圖書館、餐廳、營地,甚至企業、銀行等,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地方,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無處不在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5、活動拓展:創新人才不僅是學術強者,更應該具有社會性。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為學生提供了多項課外拓展活動,如模擬聯合國、愛丁堡公爵獎等,并鼓勵學生自主開設社團,如羽毛球社、乒乓球社、烹飪社、機器人社等,讓學生通過興趣自主探索不同的領域。另外,美倫國際課程高中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會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團隊項目的形式來實現創新力的啟發。
京領
學校是否重視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哪些資源進行支持?
馮曉生,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校長:美倫非常注重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美倫國際課程高中會與許多校外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為學生對接一線的專業科研資源,例如上面所提到的國家 級實驗室。
另外,在寒暑假期間學校會積極為學生創造科研實習的機會,通過沉浸式的學習來培養科研創新能力。例如今年暑假,美倫國際課程高中的學生去到了一個研究心理與精神的專業實驗室,進行深入的學習,并且效果很好。
除了校外資源的引入,美倫國際課程高中在學校內也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空間。我們設有自身的科學實驗室,包括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等,空間容量大,設備齊全,全天候為學生開放。同時,圖書館館藏豐富,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術支持。
結語
有這樣一所“以學生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學校,將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作為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熱愛教育事業、勤于奮斗的教學團隊視為學校的驕傲,將學術與實踐的結合完美注入科研人才培養當中。它的名字,是美倫國際課程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