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倫敦大學國際課程預科
Offer:曼徹斯特大學、杜倫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利物浦大學、雷丁大學
Final Decision: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預科是不是坑?
說英國本預是坑的同學那是因為他們對英國的整體教育不夠理解而產生的誤解。英國的中學教育共13年,其中小學6年,初中階段5年,初中的較后兩年進入GCSE教育階段。
GCSE是英國中學教育的亮點之一,這兩年里學生要學習數學呀、語文呀(也就是英國文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必修課,還要選修一些戲劇呀、音樂呀、心理學呀等等自己感興趣同時未來與大學就讀專業方向相關的科目。
那么5年初中結束后,就進入了英國的2年高中階段——A-LEVEL,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國高中,實際上A-LEVEL學習的內容幾乎都是大學階段的通識課,比如說微積分啊、高等數學啊、計算基礎編程啊等等。
通過A-LEVEL的學習,可以直接進入大一,英國的本科教育幾乎沒有通識課,大一開始便進入了專業課階段。所以對于我們這些在國內上高中的同學來說,未來想要申請英國的本科,必須要先經過本科預科的學習。
一般本科預科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英語聽說讀寫的學習、通識課的學習、為適應英國教育而學的一些學習技巧的學習(比如說如何發郵件啊、如何做小型演講啊等等)。
我身邊也有很多在國內成績非常好的同學會選擇放棄國內雙大學的offer,轉去英國讀本預。為什么他們會放棄努力了三年換來的雙大學offer呢?其實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也明白大家都想進更好的學校。
全球前100的學校,英國有18所,而中國只有6所,要想進入這6所大學的難度可想而知。相反,如果選擇入讀本預,全球排名第8的倫大、排名27的曼大等都在向優秀的高中生拋去橄欖枝。所以我也就選擇了倫大預科,我希望可以通過本預階段的學習,未來進入大一時可以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先適應語言再進入學習狀態。
我以為這是輕松愉快的“班”
從8月底到5月初,除去寒假的一個月,其實預科只有短短7個月時間。在開學之前,我曾經以為這是輕松愉快的“”班,然而真正進校之后,才發現這對于我來說卻是學習和生活上的雙重挑戰。
課程基本是從早上8點排到晚上6點左右,中午沒有休息時間,吃完飯睡幾分鐘就開始上下午的課。上課有一半都是全英文授課,對于普高畢業的我實在難以適應,前幾周的課都是在查單詞中度過。
更重要的是,IFP項目一切都是以較終考試成績作數,不得不督促我們多花時間在學習上。
而且我們這一屆也是第一批IFP班學生,高強度和高風險學習需要我們花大量時間在圖書館里自學。
如愿申請到夢校
學習趁著開學還比較輕松早點準備雅思。到了專業課壓力大還要兼顧ps的時候,難以有時間好好準備雅思。
在學習上,專業課,雅思,PS都要一起抓。而每個月都有相應的任務,7月準備第一次雅思,8月中旬開學,專業課陸續開設(會計 經濟 純數學 數理統計)。
10月份準備第二次雅思,專業課變難,并且需要著手寫ps。11月和12月考第三次雅思,專業課的quiz接踵而來,ps改到第三稿,并且開始準備申請選校。
12月中旬經歷了第一次期中考試。考試把guideline爛熟于心,考試基本就沒問題了。其他的輔導書根本不用看,有興趣可以看看further study。
1月ps改到了第7稿。2,3月寒假期間備考第四次雅思。4,5月備考專業課,5月初較終考試。5到7月中旬備考雅思。
申請時寫ps的過程就像靈魂拷問的過程,好好思考我是誰我擅長什么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我未來有什么規劃這些問題,自己也會成長很多。
較后我如愿申請到曼徹斯特大學。排名高、國際名聲高、國內認可;其次中國人多,少些在異國的漂泊感;曼城也是以搖滾重鎮出名,還可以去隔壁利物浦串串門。
我想說的是,感謝自己能夠堅持下來,的確,這是非常大的轉折點。能遇到優秀的人、可愛的室友,能如愿申請到想去的大學都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