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威雅,孩子們的學習不止步于書本或概念,除了主題課外,每年一度的STEAM周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們打通書本、課堂以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之間的壁壘。STEAM教育是一種綜合運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教育學習方式,它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批判性思考,也能幫助孩子們潛入深度學習的海洋。
今年杭州威雅小學部STEAM周的主題為“Trial and Error”,意為希望孩子們嘗試冒險,從挫折和錯誤中反思,并采取行動,不斷優化方案。
這是一場冒險之旅
“當我把彈射器制作完成后,就把提前準備好的“棉花子彈”放在彈射器上發射,看它能飛多遠。在試驗之前,我認為棉花的重量較輕,用它做“子彈”應該會飛得很遠。但令我沮喪的是“棉花子彈”只能被彈高,不能被彈遠。后來我又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已經記不清嘗試了多少次試驗,我將子彈換成棉花糖、紙團一次次試驗,并且在每一次試驗中調整橡皮筋的松緊程度。經過了反復試驗后,我發現一根細的橡皮筋會拉伸很遠,但可能不會很有力。一根粗的橡皮筋可能不會拉伸很遠,但會結實很多,更令我激動的是,我使用的“棉花糖子彈”可以飛得更遠。” 五年級的王同學非常興奮地向老師表達她在彈射器制作比賽活動中的發現和收獲。
正如科學老師Danielle老師所說,我們可以將STEAM視為一場冒險,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們的旅程。我們的目標是到達目的地,但我們如何到達目的地所走的路卻因人而異。我們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想法各不相同,我們會犯錯,甚至會迷路,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犯錯中不斷嘗試,探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當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時,我們會發現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場冒險的開始。
給學生進行創造的時間
“1,2,3,4,5,6,7……簡直不敢相信我用紙折成的圓柱體可以承受這么多本書的重量!” 二年級的何同學在STEAM周的挑戰活動中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我用紙折出了三角形柱體,方形柱體和圓柱體,然后我和同學們分別測驗哪一個形狀的柱體能承受更多的重量。在試驗之前,我和很多同學提出的假設是:正方形柱體有直角,應該能放更多的書,不容易倒下去。但是經過我們的測驗發現,圓柱體的支撐力卻是頂好的。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才明白圓形因為沒有轉角處與接角處,所以支撐力比其他柱體大,這也是為什么許多高大的建筑會把柱子做成圓柱體的原因。”
“我用垃圾袋做出了一條漂亮的裙子!”
“我用廢舊的布料和羽毛做出了一件披風!”
“我太喜歡STEAM周的活動了,這樣能幫助我提高科學課的成績!”
一年級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向老師展示他們的成果。學生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利用可回收的物品做成了各式各樣的衣服和裝飾,并在劇院進行走秀演出。小學部葉校長在介紹Trashion Show活動時說,“我們希望可以給學生進行創造的時間,激發學生們對事物的好奇和興趣,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答案,同時也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
意大利面塔建設挑戰讓學生們對于平衡和力有了更多的認識,即使使用細長的意大利面和柔軟的棉花糖也可以搭建出堅固而精致的城堡。鋁箔船制作,也是深受歡迎的一個項目。在科學課上,同學們充分利用浮與沉的知識,了解載重與船體設計之間的關系。在藝術課上,所有的同學就早早完成了船帆的制作,雖然只是使用了簡單的小木棒和硫酸紙加以裝飾,但每一個同學都為自己的作品感到興奮不已。終于到了下水的時候,隨著放在小船上的物件數量逐漸增多,孩子們的加油聲也不禁越來越高。
STEAM是一種重視實踐的超學科教育理念,在課程活動中使用的材料雖然簡單,卻承載著學生們對未來的夢想,而把想法變成手中作品的過程本身比結果更為重要。每一個作品背后,孩子們的設計思路和故事都是值得聆聽和了解的。在未來,我們需要培養綜合型的人才,我們也將一直踐行杭州威雅學校的全人教育理念。在主題式學習、互動式教學、個性化支持下,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幫助每一個孩子在建立自信和學習熱情的路途中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