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以中國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融合國際特色教育課程(IPC/IBPYP/MYP),采取5+4學制,領先學習,科學銜接高中課程。強調母語優勢,同時全學科、多社區、跨文化、多維度強化英文學習,使學生英語日常溝通交流達到母語思維水平。
中學精細分科,比如將科學細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人文細分為歷史、地理,專科教師教授,保障學習的連續性與邏輯性,強化學生知識結構和學術專業性。語言與文學、數學、科學、信息科技、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體育與健康、德育、STEM等課程多元融合,通過一體化學習,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理解力螺旋式提升。
開設國際理解教育項目(EIU),將中國與世界的主線貫穿整個學段社區,以人文及科學為主導,通過多學科滲透,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開展中外元素(文學、歷史及風俗文化、科技發展)比較、全球議題、跨學科主題探究等特色活動,使學生具備跨學科運用知識探索世界的能力,具有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