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中學有哪些教學特色?
1、樹德資源鏈接:與樹德多校區進行教育資源共享,已組織開展多次與樹德系學校的互動,包括邀請樹德實驗中學校領導到芭德指導工作,樹德寧夏班主任王繼蓉進校分享如何進行班級管理,以及我校老師前往樹德西區教研學習等。
2、職業體驗課程:一方面邀請了法醫、律師、工程師等各行業職業人進課堂;另一方面帶學生實地體驗不同職業,舉行職業規劃大賽,學生通過TED演講,展示職業規劃成果,找到成長的動力與方向。
Q:如何實現高分數,靠刷題嗎?
樹德系校長帶來秘籍“學什么考什么”:讓老師下海,學生上岸。老師在上課時有意識地強調重點考點,學生下課后通過日清周清進一步鞏固,幫助學生全部過關,讓學生在考試中拿高分,體驗成功的感覺,從心理上建立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和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Q:如何激發學生興趣?
1、小導師制:讓同學們4人一組,結為師徒,由尖子生擔任“小導師”,定向傳授“高分秘籍”,在講授中溫習知識,用同齡人的思維去引起共鳴,幫助潛能學生掌握知識點。
2、博雅商城:以游戲化的機制,帶著同學們邊玩邊學。學生可以通過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上,完成學科老師發布的挑戰任務,賺取更多芭德幣后在博雅商城消費。獎懲制度全覆蓋,多維度激發學生內驅力。
Q:小班定制化如何實現?
1、動態分層:學校采用更為科學、精細的動態分層,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學習能力,細分到每一學科,給他們設定不同的過關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能力范圍內,找到學習動力,學得得心應手,實現優生更優,“差生”不差。
2、日清周清:日清周清工作覆蓋到每個學科,細化到每節課,依托小班化,要求學生在老師處天天進行知識過關,每周進行周周清,切實做到知識過手過關。
3、導師制:平均一位教師帶5-6名學生,每周都會進行一次一對一交談,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生涯指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每兩周至少與家長溝通一次學生情況。
Q:中學生的思辨是如何開展的?
1、開設有思辨眾議會:搭建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舞臺和思辨學習的真實場景,比如與老師辯論“該不該跑早操?”,與家長辯論“該不該雞娃?”……
2、美際青年自由說:學生每天中午可以學校的任何地方,開展自由演說,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演講能力。
Q:學校有哪些社團活動?
中學部社團活動分為人文、科技、藝術、體育四個板塊,每個孩子可以選修8門藝術課程。每周下午都有社團課,戲劇社、美術、舞蹈、書法等十數種課堂,可供學生自選,每個月一堂行走課堂。
另外學校開設特色思辨課,培養孩子演講與辯論能力、口才能力和社交能力。
Q:學校招收小語種和藝體生嗎?
招收,學校目前已有可以替代英語參加高考的小語種日語可以選擇,同時也招收藝體學生,具體到校咨詢。
Q:新高考開設了哪些選科組合?
學校為學生提供8種選科組合,目前最少有1人選擇的組合,學校仍然開設課程,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