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新氣象。凝心聚力,明確目標;繼往開來,砥礪前行。走過三年的創校歷程,送別了第一屆初高中畢業生,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迎來了第四個學年。
學校召開開學工作會議,并對全體中外籍教師進行全專業培訓,全校教職工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開學工作會議在北大講堂舉行。 北京青鳥同文教育集團總經理兼總校長鄭彤,總經理助理、合作辦學部總監楊蘇丹出席會議;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執行校長沈飛,各學部、各部門負責人,全體教職員工,以及物業、食堂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加強隊伍建設,狠抓教學質量
鄭彤總校長對全體教職工為學校穩定發展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并分析了當前基礎教育的發展形勢和面臨的社會環境,介紹了集團內各學校的發展現狀。
鄭校長談到,我們擁有高素質的教師團隊,需要為每一位老師找到個人的發展通道,并形成集體的合力。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有捷徑和僥幸,成功的背后,都是長年累月超人的付出。辦好一個學校,沒有8~10年的日積月累的持續努力,很難取得成功。我們只有給自己足夠的壓力,才能獲得超出常人的收獲和喜悅。
鄭校長強調,我們要加強隊伍建設,狠抓教學質量,贏得家長的認可和口碑。我們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下,堅定不移地落實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圍繞“教育教學、學生成長、教師發展”三個中心,堅持“創辦中國人自己的國際學校”的方向不動搖,適應市場,適應環境,找出每一個問題,不斷改善提升,做好每一個細節,把對好教育的追求一點一滴地落實到位。
追求精細化管理,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沈飛校長結合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情況闡述了對教育的理解。教育是“農業”,需要“精耕細作”,需要慢下來,踏踏實實地往前走。
沈校長從學校文化、教師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教研、學生活動、家校溝通、服務等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學年我校辦學情況,并對2019—2020學年的工作進行了細致的規劃,確定了新學年學校的組織架構和學年目標。
沈校長談到,我們將在新的學年里進一步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完善學校課程體系、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打造高效課堂、豐富學生拓展活動、加強家校溝通聯系、提升服務管理品質。
共同揚帆起航,譜寫教育新篇章
8月20日~24日,五天的時間里,學校為中外籍老師們安排了緊鑼密鼓的培訓學習課程與活動。從禮儀規范、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教育技能到外籍教師在中國的生活工作注意事項等,細致全面,豐富多樣。
禮儀養成和學校禮儀
施斌,碩士生導師,上海市數學學會會員,上海市教育學會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委宣傳部特邀宣講員。現任上海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施斌老師是恢復高考后的“77級”大學生,工作之余致力于禮儀文化等領域知識的積累、研究和傳播,為上海市內外的機關、學校、醫院、部隊等單位作過500多場禮儀文化、家庭教育、社區建設等方面的講座和輔導。1992年被評為上海市文化禮儀先生,2004年被聘為上海市《東方講壇》特聘講師,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愿者禮儀培訓師導師。
施老師從一個個現實生活與工作場景中的案例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具備的禮儀知識與行為規范。作為一名教師,平時應該注意那些禮儀?學校禮儀有怎樣的特殊性?施老師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一一解答,讓全體教職工從新的高度審視自己的行為規范,以更加嚴格的規范要求自己,從而在新的學年里以更加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開展工作。
如何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
孫麗萍,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浦東新區北蔡鎮中心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上海市中小學班主任帶頭人,孫麗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孫老師擁有多年的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工作經驗,把學生視作自己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在付出不求回報中成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孫老師所帶的班集體曾榮獲上海市優秀中隊,個人被評為2013年度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2018上海市“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上海市優秀班主任。
榮譽的背后是數年如一日的付出,這背后是一往無前的堅持,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是無私奉獻的大愛,是令人驚嘆的智慧。孫老師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老師們,給大家帶來心靈啟迪,也帶來實用的班級管理方法。
學習單的設計和使用
王岳維,上海市上南中學東校理化生教研組組長,浦東新區初中化學學科中心組成員,上海市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組成員,浦東新區園丁獎獲得者。
王老師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與案例和老師們分享了“學習單的設計和使用”。為什么要設計學習單?如何設計學習單?如何使用學習單?利用好學習單會起到怎樣的作用?王老師從課堂實踐出發,娓娓道來。
王老師談到,之所以要設計學習單,是基于教材、學生、效率等多方面的考慮。設計學習單需要依據課標、有機整合、問題驅動、凸顯規律、滲透內涵,并結合具體的案例一一進行闡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王老師的講座內容豐富而又實用,為老師們開展教學工作增加了助力。
踐行先進辦學理念,營造健康學校文化
沈飛校長為新入職的老師們帶來了關于學校文化和學校發展的講座。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學校文化?健康的學校文化有哪些標準?沈校長從學校定位、辦學理念、育人目標、團隊精神等各方面對學校文化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沈校長談到,我們的教師要有“三業三規”的能力與素養,即“事業、敬業、專業”,“規律、規劃、規范”,并結合具體的案例講解了“三業三規”的內涵。
沈校長強調,我們要塑造優良的學校文化,形成一個共同的美好愿景,廣大的教師形成合力,建立起相互之間的信任,行動與目標一致,為這個愿景齊心協力一起奮斗。
教師的研究與教師的專業發展
夏智,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語文教研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幾十篇,參與撰寫了《如何評課》一書,撰寫了《中考一類作文30講》《中學生臨場作文指導與實踐》等初中生作文用書。
夏老師參與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組織的中學語文新課標的修訂,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組織的“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課堂評價(中學語文部分)”項目,被聘為專家指導組成員。為教育部教師資源網設計開發入職教師的國培課程,是上海市師資培訓專家組成員、阜陽師范學院“國培計劃”專家組成員。多次承擔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教師培訓工作,為多地校長培訓、班主任培訓、教師培訓授課。
這一次,夏老師為我校教師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講座。夏老師談到,教師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夏老師認為,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完全正確,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正確的思維認知。
從孔子、莊子的教育思想到柏拉圖、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古今中外,夏老師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談到教師的素養,夏老師認為,教師首先是學習者,其次才是教育者。教師應該具備社會素養、教育素養、學科專業素養。教師對教育的思考應該是深刻的,并且構建科學的研究方法,在現代教育理念下轉變角色,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觀,實現師生的共同學習成長。
蘋果系統運用專題培訓
我校信息部徐廣老師為大家講解了蘋果電腦系統的操作方法以及重要軟件的使用方法,幫助剛剛接觸到蘋果系統的老師們迅速進入狀態。
何欣,現任南京市科利華紫金中學校長助理,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玄武區優秀青年教師、玄武區學科帶頭人,南京市教育技術裝備核心組成員。
在多年的探索實中,何老師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以基于移動學習的語文校本課程為例,通過搭建移動課程的過程,何老師分享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蘋果移動設備。
如何結合移動設備備課?如何結合移動設備教學?如何探索移動學習的教育之路?這是信息化大背景中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何老師對此給出了啟示。
劉芊,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碩士,國際課程實踐者,曾組織參與中英數學教師交換活動和上海數學教材翻譯工作。
劉芊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教師專業發展、對話教育、科技創新教育等。這一次,她為老師們帶來了主題為“技術融合,創新驅動”的講座。
教育要做到面向未來應該怎么辦?什么是創新?什么是學校創新?什么事創新教學?怎樣激發創新?針對當前教育一系列的問題,劉博士給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并向老師們介紹了一系列與創新教學相關的App和網站,幫助大家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創新教育。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
顧衛軍,中學高級教師,海鹽縣第八、九、十批學科帶頭人?,F任海鹽縣濱海中學校長。
顧老師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課程建設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從一步步探索到較終建立“可視化思維課程群”,顧老師帶領他的團隊不斷對課程模式進行改進,思維導圖的應用由興趣課逐漸拓展到常態課。
與此同時,顧老師分享了“思維導圖在團隊建設中的新樣態”。顧老師談到,要及時發現管理問題,協調團隊組織,各個部門之間互相滲透、互相支撐,創新、高效地進行管理。
一個個具體的實踐案例,讓老師們感受到,原來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應用于課程教學,也可以應用于團隊建設,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創新,才能發現另一片新天地。
外籍教師培訓
為了讓外籍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嘉興的生活環境,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為外籍教師開展了普法講座、保險宣講、人力政策及生活注意事項等講座。
長水派出所副所長徐曉鋼為外籍教師講解了在中國居住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以及注意事項。
來自招商信諾的工作人員為外籍老師們講解了關于保險的各種規定和注意事項。
我校人力資源部張咪嵐老師就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工作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向外籍教師們一一進行解讀。
收獲
愛心鑄師魂,真誠育桃李
這次培訓安排緊張有序,老師們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收獲滿滿。
本真部—陳麗梅老師
孫麗萍老師在《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的報告里反復提及要做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把班級所有的事情都分給孩子,從班級管理到各項活動,盡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在合適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值得我們每個老師去深思。
劉芊老師在“技術融合,創新驅動”里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好用的APP,讓我們大開眼界。不得不說,科技真的在悄悄改變我們的教育。作為信息時代下的老師,我們都需要有更多的嘗試和創新。科技改變教育,教育改變我們的未來。還有曉黑板這款APP,真的是特別贊。我會去使用它,也希望它能夠給我們的家校交流帶來更好的體驗。
同文部—Joyce老師
鄭校長對“中國人自己的國際學校”這句話的闡述以及在學校里的所見所感,讓我明白這不是一句空口號。
在這里,我不僅看到了國際化的布置,和藹可親的外教們,隨處可見的英文資料;也看到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比如一些謙讓友善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國學鑒賞的課本。
一個星期的新教師培訓就要結束了,但我相信作為一名教師,對新知識的學習與對自我的反省將會是一項漫長的旅程,慢慢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本真部—王增光老師
開學前,學校安排的各項培訓講座使我大受裨益。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中心小學孫麗萍老師在報告中引用陶行知的“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語句,醍醐灌頂般地給予了我深刻的啟發——拜學生為師,為學生服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認真整理學習筆記,總結學習所得,為學生德智群美體全面發展而努力。
同文部—Willow老師
在“如何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培訓中,孫老師的一個理念深深地觸動了我,那就是充滿人文觀懷的人性化班級管理。人文關懷在班主任的工作中非常重要,人文關懷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又可以滿足學生家長的要求,在學生自尊心不受打擊的前提下,較快地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孫老師通過生動的案例——“在對外來務工學生的家訪要注意找鼓勵的點”“對于學生生病請假每日去醫院補課”等,將人文關懷詮釋得非常立體。
本次的培訓像陽光給了我許多滋養,讓我對接下來新學年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熱情與期待。我將永遠用“愛心鑄師魂,真誠育桃李”的心態回報教育事業。
本真部—劉晶老師
沈校長的報告讓我更清晰地知道學校的定位與育人目標;讓我清晰地明白自己想成為一個能帶給孩子幸福的老師。
禮儀養成以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培訓讓我更明白師之所以為師,該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
學習單的設計培訓、思維導圖的培訓、以及蘋果培訓極大地開拓了我教學的視野,引發我去思索在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與時俱進去創新我們新的教學模式。
本真部—謝欣怡老師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對教育的認識——學,這不止是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是對于教師的要求。
學校教育對于教師來說,教育的實施從來是沒有學科和時空的限制。教師不僅在傳遞知識,更是在從事獨特的創造性工作,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
本真部—徐慧老師
夏智老師關于教育的問題,從中西方哲學思想引出了教育的初衷。
孔子,莊子,蘇格拉底,蒙臺梭利這些教育家的思想對于今天的教師來說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做一個幸福的老師,都學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
假期里,我校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為新學期工作的開展積蓄力量。
此前,我們的部分教師參加了“北京大學青鳥同文教育集團教師素養提升研修班”,在北京大學和北大面對面學習。
各學部分別召開教師大會,舉辦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活動,學生成長中心開展了團建活動,班主任為開學提前進行細致準備,全方位為學校開學和學生健康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新的學年,我們積聚著昔日的力量,向著新的目標進發,用行動與汗水詮釋好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