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實劍橋國際部諸多的選修科目中,有一門課有著自己單獨的教室,上課的形式也與其他課程有很大差別,而其國際大考更是要連考三天15個小時!說到這里,我校的同學們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是上實劍橋特色科目之一的藝術與設計學科!藝術與設計學科在上實劍橋不僅是一門國際高考科目,也是一門培養學生審美,陶冶情操的人文美育學科。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談及美育的作用時提到:“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上實劍橋2020屆畢業生藝術類申請再獲豐收,截止目前,英美加各大藝術類院校已向我校同學發放近50份藝術類專業錄取,專業涵蓋了純藝術、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設計、插畫、視覺動畫等專業的錄取通知,其中更有5位同學收到了13封帶獎學金的錄取通知書!
藝術之花的盛開,離不來肥沃深厚的土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上實劍橋藝術教育成功的背后:
上實劍橋藝術課的開設和教學情況
我校藝術課程分為四個年級,G1主要以學習藝術與設計基礎為主,每個學期將做4-5個繪畫或設計的項目,例如靜物素描、頭像素描、靜物色彩、服裝設計、產品設計等基礎項目;G2 年級學習IGCSE 大綱要求的內容及參加IGCSE 藝術與設計國際考試,學生們學習如何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調研、研習藝術家、構思草圖、運用不同媒介創作、反復修改后定稿,完成較終的作品這樣一個繪畫及設計過程,為之后高級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A1和A2年級分別學習AS及A-Level大綱要求的內容及參加相應的藝術與設計國際考試,除了運用IGCSE階段的方法,更重要的需要學生從閱讀藝術史、看藝術展、與藝術家交流的過程中培養起批判性思維,能夠深層次探究藝術作品、運用專業藝術詞匯來分析藝術作品,并在此基礎上創作作品。
看來學習藝術與設計這門科目還是很注重專業訓練的,那是不是同學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是放在學習和準備考試上呢?
除了校內課程以外,我校藝術辦公室會定期組織學生們參觀藝術展,考察建筑,參觀藝術院校,比如之前組織過:達利藝術展、1933老場坊調研、同濟大學設計學院參觀、M50藝術畫廊參觀。此外,學校定期會舉辦學生藝術展,例如15年底年在本校舉辦,17年底在裸心社舉辦,19年在長白社區舉辦的上實劍橋藝術展。另外,我校藝術辦公室也時常邀請藝術院校的招生官來本校宣講,比如:18年10月邀請馬里蘭設計學院的招生官來本校宣講。之后還會有更多的計劃,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國際性的藝術大賽,邀請藝術與設計界的人士來校做講座及組織學生在假期參觀海外藝術院校,為藝術生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及了解更多藝術與設計資訊,我校的藝術與設計課程將把校內外的資源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生活,開拓學生的視野。
近年來的藝術類相關的大學申請情況
我校同學們的英國及美國藝術類院校申請各占50%,英國申請主要集中在巴斯大學、倫敦藝術大學、愛丁堡大學、英國創意藝術大學等;美國申請主要集中在帕森斯設計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普瑞特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馬里蘭藝術學院、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加州藝術學院、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等。每年的畢業生都能拿到至少3份藝術院校的offer,多的7-8份。近幾年畢業生申請較多的專業有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插畫、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等。
傳說藝術課很難考到高分,又占用時間精力很多,是真的這樣嘛?
我校IGCSE藝術與設計考試得A及A*比率約50%,舉個例子,2018年一個班14位藝術生參加考試,有4個獲得A*,3人獲得A,遠超A-Level全國平均得A率15%,該階段相對要求較高,需要學生的藝術或設計的實操能力與寫作能力相結合,較重要的是思想的表達與過程的展現。這樣一來,會要求花費學生部分時間和精力,所以同學們需要合理安排好時間。
畢業生申請案例
案例一:2017屆校友樊澍同在A Level考試中獲得A,并被英國巴斯大學建筑系錄取。樊澍同是厚積薄發型選手,他有一股從容不迫的藝術家氣質,有他自己對藝術與設計的獨特理解;他很熱愛藝術,喜歡思考、喜歡攝影、喜歡看展覽,高中的暑假在北京798待過一陣子,和里面的藝術家交流。他看過藝術家肯德里奇的展覽之后,發覺他速寫形式很特別,于是在A Level的個人探究模塊中重點探究他并分析他的作品寫成文章,獲得了A的好成績;樊澍同目標堅定,從參加藝術與設計課程的那一天起,他就和學校老師說想考巴斯大學的建筑系。這一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AS的考試中并沒有達到他的理想成績,但是他沒有灰心,相反的更加進取,他的潛力從那一刻正真釋放;他很努力,記得申請學校及考試之前的那段時間,他除了上課以外,其他時間幾乎都在畫室里,不停地擺放道具、嘗試構圖、拍攝照片、創作及修改,繪畫技巧上稍有欠缺的他在那段時間里突飛猛進。他善于思考和交流,他經常和學校中外教藝術老師及同輩們交流,把一些好的想法及建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或寫作中。正是有了這些因素,才使得樊澍同在藝術考試及申請中獲得成功。
案例二:2018屆的校友謝凈沙在AS考試中取得A并被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系錄取。謝凈沙是豁然開朗型選手,記得在IGCSE階段時,她只是因為喜歡畫漫畫選擇了藝術與設計課,想著可以名正言順地畫漫畫了多好,結果上了課才發現有種被“騙”的感覺,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那一年由于沒有將創作過程體現完整,IGCSE階段的成績并不理想。到了AS階段,她漸漸地理解了整個作品創作的過程,能采納學校中外教老師給她的建議,并親力親為找一手資料,拍攝照片、研究藝術家、研究構圖,運用水彩、丙烯顏料等媒介進行創作及反復修改,加之她本身有較好的繪畫功底,她的進步顯而易見,較后在考試中取得A的好成績。在做作品集的過程中,謝凈沙也嘗試了其他領域,比如立體構成、攝影、人物速寫等等,此外還學習了軟件Indesign進行排版,總之這一年在藝術教室里,幾乎天天能看到她創作的身影。
我校藝術支招
正在學習藝術課的同學,即將迎來國際考試的挑戰,為了幫大家取經,也是為了有打算在以后選修藝術課的同學們。我們特別請張老師傳授一下學好藝術課的秘訣,看看是什么樣的方法能把藝術課學精學好!
怎樣才能學習好這門課,需有這樣幾點:
1、熱愛。學習藝術與設計需要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如果沒有熱愛這顆初心,是很難堅持下去。所以這是第一點。
2、思考。優秀的藝術家與設計師絕不僅僅是一名技藝精湛的畫匠或是工匠,較重要的是作品中思想的體現,并且是你獨特的思想體現,你對周遭的觀察、對經歷的提煉、對生活的思考、對社會的看法等等,于是乎需要你是一名有心人,思想家。
3、態度。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是一定是態度嚴謹的學者,對自己的作品表達一絲不茍,反復推敲與雕琢直到滿意為止,例如羅丹在塑造巴爾扎克雕像時,制作了17尊還不滿意,當他的朋友來拜訪他并稱贊他將雕像的手塑造的很精彩的情況下,他卻反復推敲,為了雕塑的整體性將雕像精致的手去掉了。
4、堅定。藝術與設計的創作過程一定是苦澀并甜蜜的,很多時候會遇到瓶頸,比如對主題毫無思緒、一手資料難找、構圖不美觀、明暗關系掌握不好、空間感不強、色彩總是畫不對等等,很多學生會消極抱怨甚至懷疑自己適不適合,選擇對不對,其實這些瓶頸是學習過程中必定會經歷的,正如孩子蹣跚學步總會跌倒,倒下了再起來繼續走,平常心去面對,堅定著你的選擇與熱情,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
5、努力。這是學習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的,相信1萬小時定律,從量變到質變,不信你試一試便知。
6、積累。積累藝術素養,大量閱讀,讀藝術史、名家傳記、藝術賞析等文章并思考,經常參觀藝術展覽、博物館、聽一聽名人講座等等,開拓視野;積累藝術素材,觀察你的日常生活與經歷,從而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比如你房間的一角、窗外的一景、書桌上的一堆文具、你窗臺前的一顆綠植、你經常路過的那條街道、你較愛逛的甜品店、你好朋友們的不同個性、課間的活動、你學習后比較疲憊的狀態、你喜歡的服飾、產品、海報,雕塑等等。所以說藝術與設計這門課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就在課堂上能學好,需要長期的積累。如果你從進校的那一刻就確定好方向并積累藝術素養及素材,那一定是錦上添花。 配合. 在做項目時需要與老師配合好,采納藝術老師給的建議,因為老師們了解藝術考試的得分點、樣式及規則。
7、交流。多與同學老師交流你的想法,并能跟這個圈子里的藝術家或設計師多交流,你的格局將會更開闊。
8、規劃。藝術與設計課非常需要合理的時間規劃,因為我們的課程以項目的形式出現,通常會布置一周-二周的長期作業,這就要求學生除了課上以外自主合理安排好課后的作業時間,根據老師們給出的截止日期主動按時提交作品,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后便能從容應對考試及院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