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留學難”是教育圈的熱門話題,疫情的沖擊加上國際局勢的改變,給選擇國際化教育道路的家庭帶來許多困惑:那么,有沒有一種選擇,既能讓家庭堅定走國際化教育路線的理想,也能在關鍵時候擁有B選項?君誠國際雙語學校給出了答案!
君誠學校在建校第三個十年之際,進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團隊、課程體系和教學軟硬件的升級,目的是建立一種“雙軌制”,對內可以兼顧國際化與體制內,對外可以面向英、美或其他國家的方向,可以說是為孩子上了一層雙重保險。在如今不確定的國際政治環境下,為孩子營造更廣闊的教育出口。
雙軌制是什么樣的?有什么優勢?
融合課程又是怎么去上課的?
怎樣做到兩手準備?
……
新學年,君誠學校的管理團隊迎來了兩位新校長的加入,既有的IB教育管理者,也有從公立高中國際部華麗轉身的負責人。她們與君誠現有領導團隊強強聯合,把君誠學校的“雙軌制”實踐落到實處。
新加入的執行校長蘇媛,負責組織管理君誠學校K-12教育教學工作,領導IB項目和劍橋項目授權與實施。擁有11年IB學校一線教學管理經驗的她介紹說:
“今年,君誠在已有的美國州立課程標準CCSS、AP課程和中國國家教育大綱的基礎上,加入了劍橋IGCSE與A-level課程體系。這是一個比較扎實的英制課程,相當于一條軌道平行于原來的課程體系。未來我們還會多出另一個分支IBDP,相當于在高中較后兩年,三大主力課程都會開啟。”
蘇校長總結融合課程的優勢時說:“融合課程的科目設置,既符合國家課標,也符合IB原則。學科的組別非常豐富,無論將來面對哪個國家的課程標準,這些科目都開設齊了。”
君誠融合課程學習的科目
語文:針對學校不同國籍的孩子,語言課程分為中文母語,中文二語,英文母語和英文二語
數學:小學和中學階段有中文數學,英文數學,分別有各自的教材。中文數學課使用的是國家課程標準,英文數學課程學習西方的數學,包括統計、數據收集等內容的學習。這兩門數學不是一個互相翻譯的過程,而是不同的課程標準
自然科學:小學階段學習science課程,到了中學階段會有general science,高年級還會有物理、化學、生物的分科
人文科學:學習中國歷史、西方歷史,地理,高段年級有經濟學
藝術和體育:傳統的美術課,音樂課,今年還有設計課(design technology)的開展
說了這么多,想必很多家長特別想要對君誠的融合課程和雙軌制進行深入了解。11月4日周三上午9:30 - 12:00來君誠學校開放日,您的以為都會被一一解答,家長們可通過填寫文章預約看校表單,預約報園開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