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育家、學者、醫學博士及兒童發展專家瑪麗亞·蒙特梭利投入許多年的時間,致力于分享她的哲學理念,即兒童本質上是善良的,他們有能力愛和尊重生命。蒙特梭利博士認為,教導道德、優雅和禮貌的較佳方式是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榜樣。
冬日節慶讓我們有機會表達感恩、友善和關心他人。MSS的每個校園提供了不同的節日活動,給大家帶來歡樂。孩子們與老師、家長甚至祖父母及孩子們的其他看護者一同參加互動,歡慶節日。
閔行園
閔行園的老師和家長們通過手工制作冬季及節日相關主題的材料和活動,為校園和課堂環境注入了活力。家長們幫助收集資料,并參與課堂分享故事。
平和協作的教室環境設置是用來滿足孩子們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這些精心準備的環境保護著孩子們善良的天性、內在的平和以及學習的動力。
徐匯園
家長志愿者和老師為孩子們創造了15個手工、游戲攤位。這場溫暖而親切的活動營造出家一般的氛圍。每個人都向他們親愛的朋友和老師們致以祝福。
對于父母,祖父母和孩子其他看護者來說,這是一段輕松愉快的時光,他們可以一起歡慶冬日里特有的奇妙之處。
西虹橋園
西虹橋的老師們邀請家長和孩子們捐贈用過的物品,通過冬日集市活動來支持當地的公益項目。
鼓勵孩子們在家和父母一起整理物品。在大家的幫助下,學校的多功能廳變成了一個“冬日集市”,為WHQ的孩子們留下難忘的體驗。
嘉定園
嘉定校區的孩子們體驗了深冬花園以及開放讓孩子們與圣誕老人合影的機會。活動鼓勵孩子們自信地行走,直面心中的黑暗與光明。
在看完一段有關光明的手偶戲后,每個孩子和家長都得到了一個插在蘋果里的蠟燭。這代表了寒冷冬天里的生命。每個人都托著點燃的蠟燭,繞著螺旋形小路漫步,直到大家完成這段旅途,將所有的蠟燭都按照指定位置放好,使黑暗的房間變得明亮起來。這段體驗啟發我們,我們分享的能量可以照亮我們周圍的世界。
上海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MSS)的家庭和上海市華僑基金會心誼專項基金志愿者上也在上海廣慈兒童福利院分享了美好時光。
來自MSS三個校區的15個家庭與福利院孩子們進行交流分享體驗,感受彼此間愛的連接和喜悅。孩子們通過活動和動人的歌聲表達美好的祝福,福利院孩子們開心地參與歌唱、畫畫和有趣的互動,在活動中感受愛的連接。
MSS老師們向小朋友們分享了雪花的繪本故事,啟發了孩子們想象和理解雪花的特點。家長們和孩子們一同包餛燉、做餅干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紅杉發展中心總監Bobby老師帶領大家現場進行的趣味創意小活動,也深受大家喜愛。福利院孩子們制作的獨特而富有創意手工藝品展示了他們的夢想、希望和對生活的熱愛。
上海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MSS)由錫安教育投資集團創建。2005年上海私利蒙特梭利幼兒園第一個校區在青浦成立,成立之初共有兩個班級,36個孩子。學校的成長迅速驚人。2007年, 第二個校區在徐匯區成立。所有班級在第一學年就滿員,開始有家庭進入申請排隊程序。西虹橋園于2013年遷入新址在高涇路。嘉定園于2015年1月底開園,閔行園于2017年9月開園。
師資配置:MSS目前4所幼兒園全部拿到了美國蒙特梭利協會(AMS)10級較高等級的認證。
聘用具有完全資質的蒙特梭利教師,他們持有全球公認的蒙特梭利教學。(要開展純正的雙語蒙特梭利教學,教師正是關鍵的第一步。所以所有蒙式老師都持有全球認證非常難得。)校監親自面試每個應聘者,以應聘者具備充分的蒙特梭利教育知識及幼兒發展認知。
每個帶班級由一位專業認證的蒙特梭利老師帶領,以英語教學。
中文老師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融入中文教學。
課程設置:
蒙特梭利課程:
1. 嬰幼班:6-18個月嬰兒。在為嬰兒和尚不會行走的孩子創設環境時,設置了四個區域:休息(睡眠)區、個人護理區、用餐區和起居/游戲。這階段的教學重點為: 孩子們在安靜但激勵作用的環境下接觸各類感官教具,鍛煉大肌肉運動技能,為練習爬行、行走和奔跑做準備。孩子們鍛煉小肌肉運動技能,為練習抓握、觸摸,進食、書寫和繪畫打基礎。
2. 苗苗班:18-36個月。教室里預設了各種教學活動,供孩子自主選擇。各類教具幫助孩子開始體驗序列、形態、形狀、動作以及聲音的概念。隨著孩子在體格、情感和智力方面的成長,活動內容也會進行相應改變和調整。教室設成幾個區域:休息區、個人護理區、用餐區、活動區。
3. 小樹班:小樹班是一個3至6歲的混齡班級。3至6歲期間具備較強的吸收信息的能力。瑪利亞·蒙特梭利把這個階段表述為“吸收性心智”。在這個關鍵的形成階段,MSS的老師為孩子提供各種體驗和機會,孩子不但吸收廣闊的知識,還能掌握各種必要的技能以應對挑戰、積極思考,并與同伴和成人合作,同時還會養成終身受用的求知善問學習心態。MSS小樹班的孩子能奠定多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如數學、書寫、閱讀、科學、歷史、地理、美術和音樂,并且廣泛地接觸并運用中英雙語。 孩子通過英文學習課程內容,另外,每天還有中文課。每個班級都配備說英文和說中文的老師以提升孩子的中英雙語能力。孩子全天都有機會聽到并使用英文和中文。
中文課程:中文課程是依據《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導》設計而成。通過日常生活、體育活動、文化學科、游戲等活動來對蒙氏教育進行豐富補充。
夏令營:校內、校外孩子都可以報名。
1. 針對托小中班的中文蒙氏課程;
2. 針對中升大班的幼小銜接課程,包括思維訓練、語言表達、面試技巧。
3. 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的音樂、科學主體課程。
藝術課為分齡課,讓小朋友在自然而然中接受到書法、國畫,5歲以上的孩子有藝術課,5歲以下的孩子就在教室里做藝術,年齡大一點的會單獨出來上中文課。
- 蒙氏教室有規律的進行功能分區:劃分出5個區域: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語言區以及科學文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