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多年前李健任領科教務主任時,和他曾有接觸,但并不熟識,當時只是覺得他諳熟西方教育,年輕有為。一晃十多年過去了,耳聞他曾出任杭州第四中學國際部主任,當時只感覺他走了一條更容易的路。
上海諾科學校2019年畢業生的大學申請結果出來之后,學生去向的多元化和優秀引起了圈內的關注,我們比較了解這所學校的生源,不免好奇其教育過程。聯系采訪時才了解到李健已任諾科校長四年,這四年并未聽到他的聲音,是蟄伏嗎?國際學校四年一輪回,諾科已成立九年,算是厚積薄發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和李健校長進行了一次寬泛且深入的交流。
諾科校長李健
就個人經驗,我認為成長就是一場荒野求生,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認識這個的世界多元,探索生活的多種可能性,再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跟一位我崇敬的教育專家探討關于教育的核心,她給了較樸素的定義,她說,你看到過動物教幼崽捕獵嗎?或者說看到家養的貓媽媽教小貓如何上廁所嗎?這就是教育啊!本質就是教孩子如何適應環境,如何生存。
讓孩子做生活的掌控者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社會結構在改變,科技在發展,每個階段對人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社會需要怎樣的公民,個人如何適應社會,這都是教育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提倡全人教育,是因為社會需要合格的公民,需要每個人有健全的人格,同時也強調生涯規劃,要學生了解社會,要在他們進入社會時可以在其中掙得一席之地。
荒野求生,聽上去很殘酷,像是一場非生即死的戰斗。事實真的如此嗎?想一下規劃、應聘,事實的確如此。我們當然知道在競爭中勝利者永遠都是極少數,但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就是做自己生活的掌控者,所以不僅僅是求生的技能,更是身處荒野之中所必備的素質。譬如危機意識、生存技能、好奇心等。
我們要孩子學習,但是很多孩子并不明白所學習的內容除了應付考試之外到底有什么作用,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并沒有學習的內在動力。
我出生于八十年代初,在鄉村讀的小學,那個年代的鄉村少年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未來,學習成績好的,到鎮上去讀初中,然后升高中考大學,那是金光閃閃的未來。而另一部分成績不好被淘汰的,要么輟學在家跟隨父母種地,要么被父母送去當個學徒工,這種環境下,小孩很清楚的知道不努力學習的后果,這就是危機意識。
努力學習,你可能會看到更大的世界,不努力的話,基本上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
殘酷嗎?這就是人生啊!所以現在的家長從孩子出生就規劃他的成長和教育,這就是家長口中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有的焦慮都來自危機意識,我們需要孩子有危機意識,更需要培養他們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這個社會實行的是競爭機制,是層層淘汰,我們想要立身,就需要對環境有足夠的敏感度,我們需要讓孩子了解社會結構,了解社會運作機制,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們意識到什么叫“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科技不斷對社會發展產生重大推動力和影響力,它對傳統文化、制度、價值、道德等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處在一個比以往更充滿不確定性影響的時代,這就要求教育必須具備前瞻性。
十年前,考好大學無望的家長才會把孩子送進國際課程學校,給孩子找一個“保底”選擇,當時只要培訓好學生的托福和SAT,基本上可以把學生送進不錯的大學,那時候大多數學生家長的目的就是把孩子送出去,至于孩子本身的興趣特長并沒有那么關注。
十年后的今天,國際學校學生的家長和十年前是完全不同的兩代人,上一代家長交完學費就把孩子全部托付給學校,而現在的家長更多的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因為兩代人的教育背景、知識儲備、對教育的認知乃至對孩子的期望,都已全然不同。
現在的國際教育,托福和SAT考試是基本要求,我們更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能力培養,關注學生需求,以及該如何解決教育方法和課程設置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與社會發展方向的相關性。
諾科學生參與復星基金會公益扶貧項目
我們在思考,目前培養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是否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基于此,如何啟發學生興趣,如何培養研究能力,如何提高綜合素質,以及如何培養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和處理能力等,都是我們教育過程中要去解決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諾科的教學實踐中加入行走課堂、全球課堂、PBL教學法等,通過改變課堂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程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了解社會,讓他們有危機意識,從而主動完善自己。
說到生存技能,很多人會認為就是掌握一技之長,這種說法當然沒錯,但并不適應當今社會,我們的父輩會認為,掌握一門手藝就是立足之本,但自工業革命開始,很多技藝都可以被機器取代,特別是3D打印技術的普及,沒有任何一個手藝人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所以我們強調知識儲備,強調思維方式,強調持續學習的能力。
我在中國科技大學讀的物理學,之后又在美國拿到了物理學的碩士學位,但并無立志當科學家,也無在物理學的領域有所建樹。我們常說學以致用,但我會說大用乃無用之用。物理學的學習經驗和試驗經歷,訓練了我理性的思維方式,邏輯要縝密,凡事都要講科學,學習不外乎如此,教學不外乎如此,課程設計也理應如此。
鼓勵學生發揮特長
在諾科,我們不分快慢班,也不存在“差生”這一概念。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有短板也有特長,我們不能取長補短,況且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補不起來。這個一直在外面補課的家長較有感觸,數學學不好,補!這次考試提高了五分,下次考試再下滑十分,每天都在跟學生不喜歡的學科較勁,家長痛苦,學生更痛苦。
我們不主張取長補短,而鼓勵學生發揮特長。拿課程舉例,我們的課程難度上是有梯度的,普通課程,honor課程和AP或 A-Level課程,喜歡的學科,就修難度高的,實在是學不進去又不影響規劃的,就修普通課程。
這樣可以每位學生在不偏科的情況下,有充沛的精力去鉆研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做到術業有專攻,同時也能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和激情。
我們給學生做生涯規劃,也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充分的做職業體驗,學會團隊合作,從多個維度接觸社會,讓他看到自己未來更多可能性。
我們學校的活動和課程每年都有調整,我們會反思,我們所提供的教育是否是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我們的課程提供的夠不夠廣,我們對于學生的指導夠不夠全,我們的學生適不適合走出校園,我們有沒有給他們走出校園的能力。
諾科從不提”創新型學校“這個概念,但的的確確是在不停的創新,譬如學校的管理結構,除了學校常規管理部門(比如教務處,學生處)以外,我們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成長需求,我們建立相對應的學生發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學生考試中心,學生服務中心,學生關懷中心等。充分調配資源,滿足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提供多門類課程,讓學生在規劃和專業選擇上實現多元性。
學校的發展如此,學生的成長亦如此。高競爭性的環境,該如何發揮特長,該如何利用資源,這都是我們在教學和學生活動中去解決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求知欲,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里沒有求知欲,哪里便沒有學校。“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挫敗時的自我安慰。激發不了孩子的好奇心,是我們教育的失敗。
我在讀高中時,老師會經常說,不要問為什么,我要求記的東西全記住,你就能考上大學。我們拼命的去背誦去刷題,結果只是“唯手熟爾”。在美國讀研期間,做任何項目和課題,導師會經常反過來問你為什么,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你基于興趣的選擇,所以你會主動去查資料,做試驗等等。
很多家長會問,我的孩子沒有好奇心或者說他的好奇心都不在學習上,怎么辦?
我們有一個學生,今年申請上了美國非常的一所大學的化學專業。她是怎么對化學感興趣的呢?
她高一時,科學社團老師給他們講了紅酒的發酵,以及在發酵過程中影響口感的因素。她很好奇,偷偷去品嘗了幾種葡萄酒味道的差別,結果被她媽媽發現了,告到學校,說孩子偷喝酒。老師找她談話,她說她覺得老師講的微生物和化學反應特別神奇,她就想試一下。老師就非常開心!終于找到培養方向了,所以她高中三年,暑期基本上都用來做跟化學專業相關的項目研究上了。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好奇心人人都有,每個人的點都不一樣,較關鍵的是我們該怎么去引導。
諾科有29個不同的社團,涵蓋人文、自然、科學、藝術、體育等等,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給他們機會找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也給老師觀察他們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世界的熱情。
個體的發展是充滿可能性的,和未來個體的成長方向是有內在聯系的,也應當和現在所處的社會以及未來社會呈現的樣貌交叉影響。
教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看起來老調重彈,但試問有幾個學校真正做到這個了呢?一件事情要不要做,怎么做,誰去做,什么時候做,在哪兒做對學生較有利,很考驗教育從業者。
國際教育不僅要打破傳統教育固有模式,引進和落實先進教育,同時更要打破學生圍著學校轉的傳統模式,將所有學校資源,切實可行的落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各種可能性,讓學生認識自我,引發潛能。這個價值判斷就是諾科學校的辦學理念。
我愿意把世界比作荒野,生機勃勃充滿無限的可能,要么在風吹浪打中似閑庭信步自在徜徉,要么被某個泥淖吞噬,我們要帶著孩子迎接各種挑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培養學生面對困境所必備的素質。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未來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以此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
國際學校擁有與國際化接軌的課程體系、全球化文化氛圍以及個性化的教育模式等,能夠全面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以及全球化視野。
那么,在眾多國際學校中,如何幫孩子挑選合適的學校呢?
由遠播國際教育舉辦的第112屆國際學校擇校教育展吧~5月11日(周六),就在杭州黃龍飯店!
屆時諾科校長李健將來到現場,與家長們面對面交流。同時,杭州以及周邊的國際學校也將來到現場,家長們可以現場進行咨詢,大家抓緊報名吧!
來這里,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國際學校:
1)了解學校的性質及管理模式
確認學校是外籍子女學校、民辦雙語還是公立國際班。如果是民辦雙語,具體的教育集團是什么,是否為中外合資、教育管理的權利劃分具體如何。
2)了解學校的課程體系
IB/AP/A-Level等具體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的課程,課程涉及幼兒園、小學還是高中以后。
3)了解學校的師資配比
中籍與外籍教師配比、授課分工、外籍教師資質等等。
4)了解學校獲得過哪些國際認證
國際上針對國際學校有比較成熟和權威的認證體系,可以了解一下學校獲得過哪些認證,比如CIS、NEASC、WASC。
5)了解規劃情況
對于教育成果的直觀體現,便是規劃情況了,所以這一點也需要大家格外關注。
● 國際教育大咖分享擇校經——國際教育專家現場進行演講,深度解析國際教育現狀、并與學生家長互動問答、為學生規劃擇校指點迷津。
重磅嘉賓
● 海量國際學校一對一咨詢——遠播國際教育匯集了江浙滬50余所國際學校,不僅有招生官現場精彩演講,家長和學生還可以在學校展廳一對一詳細咨詢心儀學校的老師。
△往屆展廳現場,家長與外籍招生官溝通
部分擬參展學校列表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朝陽義塾日本高中
華東康橋國際學校
浙江常春藤A-Level國際高中
上海新虹橋中學國際部-中加國際班/中美國際班
level國際課程中心LEVEL國際課程中心
美達菲教育集團·上海銘遠雙語高級中學
上海市文綺中學·閔行匯點美高
邦海外(移民)
耀華國際教育學校浙江桐鄉校區
上海天華英澳美國際學校
杭州智課教育
上海阿德科特學校
上實劍橋國際高中
英國切斯文法學校(上海)
新通教育 A+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國際課程中心
美華學校美國威睿達思國際課程中心
杭州育瀾劍橋國際中心(高中)
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湖州帕丁頓雙語學校
美愿教育
UIA藤校課程中心
上海東海國際課程中心
美國費爾蒙特高中(上海)
杭州銀湖實驗小學
杭州銀湖實驗中學
富陽中學國際高中
● 規劃規劃師現場為您規劃擇校——說明會現場學校太多?想要一對一量身咨詢?遠播國際教育權威規劃規劃團隊現場為您貼心答疑,面對面詳細為您量身制定規劃擇校規劃,幫助您為孩子選擇較適合的學校。
● 國際學校成果展示——遠播把VR探校、作品展示、學生表演、親子互動都融入到展會之中,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參與進來,親身體驗國際化教育的教學理念。
● 遠播《國際教育規劃指南》——展會現場,家長們有機會獲得遠播國際教育策劃和編寫的《國際教育規劃指南》一書(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匯集眾多國際教育較新信息和資料,為您全方位解析國際教育規劃。
△《國際教育規劃指南》
● 藤校學生分享經驗——想領略國際學校學生的獨特“氣質”?沒問題!特邀國際學校優秀畢業生,藤校在讀學生現場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讓孩子感受學長學姐的風采吧!
● 現場抽獎神秘大獎——除了國際學校干貨,展會現場還將以抽獎的方式為現場的家庭送上驚喜禮品,說不定你就是那個幸運兒!
更多精彩,我們展會現場見!
讓您不虛此行!
活動時間:2019年5月11日 周六 9:00~12:00
活動地點:杭州黃龍飯店(曙光路120號)
針對人群:所有學齡段、有意向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及家長
活動費用:限時開放免費報名通道
活動報名:填寫下方#家長有問必答#,一鍵預約展會!